對於寧遠而言,那些紛爭也與他無關了。
第一槍算是他打響的,可惜不會有人知道了!
接下來,他就該考慮考慮如何好好經營自己下鄉的這幾年時光了。
秦嶺啊!好地方!
作為咱們家分割地域南北的一條橫貫線,西連昆侖山脈,東接鄂豫皖大彆山。
南北縱深一百五十多公裡,東西橫向五百公裡!
秦嶺山脈幾乎綿延盤踞整個華中。
其中有幾座主峰,相當具有傳奇色彩。
寧遠對於其中的鐘南山,太白山還有華山最感興趣。
這次他們下鄉的地址是在嶺南中段。
被分成了四支,分彆在嶺南附近的幾個公社上。
直線距離倒是不算太遠,但中間都是山路。
這倒也不能怪那個胖主任拿錢不辦事兒,實在是他也隻能根據地圖上和地方上給反饋回來的情況,幫寧遠去做篩選。
嶺南氣候不錯,基本上什麼都能種,而且,嶺南這邊的山林中,中小型野物聚集的非常多。
鬣羚、斑羚、野豬、黑熊、林麝、小麂、刺蝟、竹鼠、鼯鼠、鬆鼠等等數不清的哺乳動物,以及堪稱世上最為豐富的雉雞類族群。
寧偉是非常喜歡小動物的,尤其是這些中小型動物,那簡直就到了,餐餐不能少頓頓不能缺的喜愛程度啊!
在四九城是沒辦法了,但是真到了秦嶺,那還能委屈了自己麼?
至於說什麼工分?扯他麼什麼淡呢!
工分那玩意兒是用來約束老實人的。
不掙工分不給糧食,不給布票肉票和油票,還會***!
可寧遠他們會在乎這個麼?
說實在的,很多地方不歡迎知青,就是因為這幫人下鄉後,也不好好種地勞作,天天就是惹是生非。
村裡的人也沒有任何辦法,至於說找什麼知青辦,就更彆扯了。
深山老林,山坳坳裡,他們自己出入都費了老勁兒了,還指望著一共也沒有多少人力的知青辦去管這些破事兒?
有的地方,知青夠狠,能壓得住鄉下那些木訥鄉民,那他們就能過的舒坦點兒。
有的地方,知青怯懦,民風卻又彪悍,那就隻能是男女知青任人欺淩了。
寧遠對於這幾年的下鄉安排,沒有反抗的能力,但是,下了鄉後,自己想做什麼,那就沒人能管的了了。
很多年代小說裡講的,一下鄉就種蘋果樹,種梨樹的,想靠著農業發家!
寧遠說實話都懶得罵,在農村?靠農業發家?還是在即將轉型輕工業和商品經濟的國情下?
扯淡純粹就是!
在這種山林裡,要麼玩兒礦,要麼,輕工製造業!
所以,為什麼說那部西北錘王的電視劇拍的好呢!
因為真實,而且符合大時代潮流。
當然了,這種事兒肯定是不到七六年結束都做不起來的,最起碼也要在八零年左右才能光明正大發展的。
寧遠腦子裡琢磨著這些還是亂七八糟沒個具體規劃的初步計劃。
慢慢的昏昏沉沉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