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吃完了,休息了一會兒也就該繼續乾活兒了。
院牆得拆!先拆再建嘛!
不過呢,也不能一口氣全拆了再建,畢竟要考慮實際情況的。
這種鄉下荒林,沒個院牆攔著,真是不知道會有什麼東西半夜竄進來。
把西邊的院牆先推倒了一截,原本這種院牆就是夯土牆,正好拿錘子砸碎了,繼續回收利用。
按著寧遠的規劃,先把木樁打下去,深深紮進地下後,和著黃泥再拍打嚴實。
其實也很簡單,這幫知青上手也非常的快。
到了晚上,這半截子院牆已經弄的差不多了。
結結實實又高又粗的圓木樁紮進地下,地上的高度露出來的雖然不可能全部齊平,但也基本都在一個水平線上。
這地方上了年份的樹木是真的根本不缺的。
弄些下來,直接截成兩米多三米的木樁就行。
等到天色暗沉下來後,寧遠他們已經做完了這一截兒院牆最後的收尾了。
結實高大的新院牆,和它旁邊那些矮舊殘破,坑坑窪窪的老院牆,真是形成了太鮮明的對比了。
不過這也就是完成了八分之一左右的工作量而已。
按照現在的進度來看,最起碼還得半個月,才能把這些院牆全部換好。
寧遠帶著眾人檢查了一遍後,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這才開始洗涮起來自個兒。
人人都是一身的塵土泥巴,就連孟晴和小寧偉也都是如此。
所有人都在出力,寧遠也很是欣慰,畢竟他這裡沒有出現什麼小團體,互相排擠的這種情況。
其實也能夠理解,畢竟這個隊伍裡一開始出場就已經有了核心了。
有且僅有這麼一個核心的情況下,那自然就不會存在什麼你爭我奪,勾心鬥角的事兒了。
簡單洗涮過後,寧遠他們開火做了一頓比較豐盛的晚飯犒勞大夥兒。
原本張勝楠和孟晴還在商量,這麼個吃法是不是不太行。
畢竟他們現在存著的也就是這些知青的口糧而已,上午那會兒還給那幾個村民拿了幾十斤呢。
等她們問寧遠的時候,寧遠卻直接表示,大家放開了吃就行了,糧食的事情由他來想辦法。
張勝楠原本還有些顧慮,但孟晴是跟著寧遠從四九城一路來到這裡的。
對於這個比之同齡人出挑太多的青年,有著下意識般的認同和服從。
勸說了一下張勝楠後,孟晴她們就直接按照寧遠的話去辦了。
而寧遠這邊,雖然讓這倆女生彆摳搜,但客觀事實在這兒,他還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的。
空間裡的確是有不少的儲藏糧食和物資的,但是沒個合適的由頭,也不好拿出來。
寧遠回到屋子裡,琢磨了一會兒後,漸漸有了些想法。
其次呢,就是馬上也得提上日程的進山打獵了。
這個年代的秦嶺山裡,各種野物數量龐大。
而且因為地理位置偏南,處於亞熱帶,動植物種類相比東北那些大山脈來說,更加繁多!
東北都已經到了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程度了,那秦嶺這地兒能誇張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