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弄回去啊?
彆說其他的了,就這幾隻羚牛就足夠他們發愁了!
雖然羚牛並不是牛,它們隻是屬於牛科而已。
羚牛俗稱扭角羚、野山牛、或者額,,盤羊。
之所以叫它們為羚牛也是因為它們的體型粗壯如牛,而不是像羊那樣的細長體型。
羚牛多棲息於草甸地帶,縱橫於懸崖峭壁之間,如履平地。
它們屬於群居生物,小群隻有3-5頭,大群20-30頭,甚至多達50頭。
多以各種樹枝、竹葉、青草、籽實等為食;也有嗜鹽的習性。
正常成年的野生羚牛,體重一般在四百斤左右。
像寧遠他們眼前的這三頭成年的羚牛就都是這個份量的。
兩頭小一些的也都在兩百斤上下了。
光是這五頭羚牛加起來就差不多一千六七百斤重了!
此外,還又獵到了野鴨子四五隻。
又是幾十斤的份量。
可以這麼說,寧遠他們今天的狩獵目標至此已經圓滿,甚至是超額完成了!
加上那頭豹子和那隻鹿,他們的收獲已經超過兩千斤了。
目前最要緊的就是,想辦法,該怎麼樣把這些野物運回去!
寧遠想了想後,也隻能是劈砍一些樹枝,做三四個簡易的木架子,眾人輪流拖著走。
所幸,他們其實也並沒有走出來太遠,距離福安鄉那個村子,也就差不多兩個小時的路程。
眾人一起動手,迅速的弄出來了四個爬犁架子後,也開始胳膊泛酸,肚子叫嚷了。
這個時候,日頭才剛到中天。
所以真的連寧遠也有點兒納悶兒,知道秦嶺山裡這個時間段應該是野物最繁多的時候。
但,這麼個效率,是不是來的有點兒太嚇人了。
其實,這就真的是有點兒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了。
他麼的,要是其他人也能十幾杆56式半自動一起開火,而不是那種土槍,獵槍,那他們也能“哐哐哐!”打下來這麼多獵物。
吳忠國他們把這些野物一個沒剩,全都按照份量差不多平均分配到四個木架爬犁上後,直接開始生火,準備吃點兒東西了。
各自把早上出來時切下來的烤羊肉掏了出來。
用木枝穿好,湊著火堆烤了烤後,低頭就啃了起來。
實實在在的烤肉還是非常頂用的。
當這幫哥們兒吃完了烤肉後,吳忠國田二良他們幾個明顯是渴了。
居然直接湊到了河邊就準備舀生水喝。
寧遠看見後,連忙把他們拉住,又從空間裡偷偷摸摸取了兩個鐵盆兒,裝作從背上的那個土黃色布包裡拿了出來。
走到河邊後,弄了點兒河水放在了火堆上燒開,才給眾人分了一些解渴。
吃飽喝足後,寧遠領著大夥兒開始分開拉爬犁。
十二個人,四個木架爬犁。
兩個人拉,一個人拿槍來路警戒。
然後走一段兒路,輪換一個。
每一個爬犁上也就五百斤左右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