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寧遠還打算回福安鄉一趟來著,但是,今天這種情況,也不允許他拖延進度了。
一行人到了房村後已經是快到晚上了。
木橋處有幾個值守的,看到這烏泱泱一大片人過來後。
幾乎是本能一般直接就端起來了槍。
寧遠連忙開口招呼,這才讓對麵幾人收了槍,放他們過了橋。
吳忠國和田二良這哥兒倆都在木橋這邊守著。
所以寧遠一過來橋,倆人便湊了過來。
“行,你倆乾的不錯,這事兒要的就是一個認真細致!”
寧遠過來後,先是表揚了兩人一番。
確實,他們哥兒倆也是真做到了值守的要義了。
張得勝帶著十來個民兵則是都注意到了在這裡值守的這幾個人手裡的家夥。
除了吳忠國和田二良他們倆拿著56式半自動外,剩下兩個青年,鼻青臉腫,身上也是血跡斑斑的,但手裡拿的家夥卻是讓人齒酸。
這倆人拿的都是老套筒步槍。
這種爺爺輩兒的玩意兒,也就是山林子裡的老獵戶打獵還能用一用吧!
張得勝看到吳忠國他們倆手裡的槍後,眼神抖動了幾下,沒有多說什麼。
他身後這幫民兵則是更為關注那兩隻老套筒,對於56式反而沒怎麼太注意。
這也讓寧遠他們鬆了一口氣。
雖然是做樣子,但還是得做的像一些的。
寧遠安排胡連旺他們幾個哥們兒,把那個從後勤部拿來的大布包打開,各自拿了幾件東西,放到了不同的屋子裡。
剩下的,就是由張得勝帶著手下民兵搜尋了。
忙活了一陣兒,一直到了晚上八點多,才算是把寧遠分出去的東西又湊齊了。
範胖子他雖然腿腳不方便不能多動彈,但指揮哥兒幾個做到還是沒問題的。
房村裡飼養的雞鴨,被直接宰了七八隻。
鴨子直接烤了,肥雞直接燉湯。
三合麵的窩頭蒸了幾大鍋,也足夠眾人吃個飽了。
張得勝帶著一夥兒民兵,辦事兒辦到這麼晚了,自然不可能摸著黑返回了,所以也就隻能住下了。
倒是房村還算屋舍齊全,怎麼都能把他們安置下來。
寧遠和張得勝倆人直接住進了付炳忠付大海他們爺倆家裡。
這家算是村子裡屋子最大的一戶了。
點著燈,弄了一隻烤鴨子,半罐子雞湯,二人就在裡屋桌子上開始了後半場。
酒水自然也是不缺的,寧遠避開張得勝後,從空間裡取出來的二鍋頭,最適合小酌。
給張得勝麵前的小碗裡倒滿後,寧遠才給自己倒了一碗。
碰了一下後,看著張得勝朝自己嘴裡猛灌了一口,寧遠這才淺淺飲了一口。
二鍋頭入口順滑,口感不是特彆烈。
清香純正、醇厚綿香、落口爽淨、回味悠長!
清朝康熙十九年,前門“源升號”酒坊的釀酒技師趙存仁、趙存義、趙存禮三兄弟發明了“掐頭去尾取中段”的特色工藝,二鍋頭釀製技藝由此誕生,因取第二鍋冷卻流出的酒,故而得名“二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