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槐樹溝(2 / 2)

而中原一帶卻是地廣人稀,所以,這一次在我國曆史中雖然規模不算最為浩大,但持續時間和向外輸出影響卻最為深遠的移民運動便開始了。

當時的洪洞縣不僅人口多,而且交通方便,離黃河不遠,往北可以走山西的大路,往南可以通向河南、山東等地。

更關鍵的是,洪洞縣靠近太行山,地理位置相對安全,很多逃難的百姓都跑到這裡避難,導致這裡人口“爆棚”。

朱元璋一看,這地方簡直是天然的“移民庫”,於是他下令,把洪洞的百姓分配到各地。

不隻如此,到了後來,洪洞縣幾乎成為了集中轉運地。

每一批被征集押送過來的百姓,都要在這裡進行點驗和分配,然後抽簽發往全國各處。

800多個姓氏從這裡蔓延出去,前後數十年,六七百萬人四散分離。

如今說來,聽的更多是豪邁壯舉,但對於當時之人,卻如同深淵煉獄。

官府下了命令後,百姓們必須服從,否則就會被當成抗命處理。為了防止百姓逃跑,官兵們甚至會在夜裡突襲,把人從家裡抓走。

很多家庭因為移民政策被拆散,有的父母和孩子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甚至一輩子再也沒見過麵。

更令人心酸的是,時代背景之下,大家隻能靠步行,有些地方路途遙遠,要走幾百甚至上千公裡。

沿途缺水少糧,很多人因為饑餓、疾病或者山賊的襲擊,沒能活著到達目的地。

當時的朝廷為了政權穩固,不至於移民到各地的百姓宗族之間報團,又形成一個個地方豪族強閥。

所以,各項命令下達的毫無人情可言。

同姓之人不許分配至同一個地方。

這種死命令,根本就不是以人情所能鬆動的。

所以,一家子,可能兄弟四五個的,為了還能同往一處,便直接各自改性。

分明是親兄弟卻直接變成了四五個不同的姓氏。

就這樣,很多原本單一的姓氏,逐漸發生了變化,也讓後來的族譜變得更加複雜。

比如,陳,程,成,等往上追溯,很可能老祖都是一家的。

這也成為中原姓氏演變繁雜最為關鍵的一次過程。

鐘躍民和鄭桐聽的極為入神。

這當然隻是一些大概,康大滿這麼些天給這倆城裡娃講述的時候,更多的是講那些悲戚的分離故事。

鐘躍民和鄭桐自然也是照單全收。

有這麼倆忠實的聽眾,康大滿自然是心情暢快。

跟這些城裡娃娃的關係也親近了不少。

平日裡對他們也算照顧有加。

甚至一時興起,還講起來了很多山裡的傳聞。

這些事情可比那些曆史典故更加吸引人。

他們是少年心性,雖然說是打倒一切封*迷*。

但山村之中,這些傳聞就是層出不窮的。

這兩天,康大滿見著的確也沒什麼再多講的後,也顧不得大環境的不允許,悄悄咪咪的帶著鐘躍民和鄭桐,在自家屋子裡,講起來了山裡的荒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