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被鐘躍民這副神神叨叨的模樣也激起來了興趣。
放下了手裡的碗筷後,就跟著鐘躍民進了他們屋裡。
鐘躍民走到一個木頭櫃子前邊,打開了櫃門,然後拎出來了兩個布包。
轉過身遞給了寧遠後,這才說道。
“哥們兒,這可是我們好不容易弄到的,你打開看看,值不值錢!”
寧遠提了提布包,聽到裡麵一陣“叮當叮當!”的清脆響聲。
也沒有工夫妄自猜測了,直接放在了床榻上,把這個布包袱直接解開。
打開一看,寧遠還真是眼前一亮!
娘的,這他麼是從那個王公貴族的墓裡掏出來的。
全是精品啊!
十幾塊形製各異的潤白色沁血玉,這種東西,一看就是陪葬的冥器,都不用多研究。
還有三個體態各異的三彩馬。
三彩馬是唐三彩陶器中最常見的題材。一般作為隨葬品,在唐代非常盛行。
唐朝末年,由於國力日衰,三彩陶器生產開始逐步萎縮,包括三彩馬在內的器物質量大不如前。
但寧遠麵前的這幾隻三彩馬,很顯然還是處於唐朝鼎盛時期的產物,價值難以估量!
當然了,對於這種物件兒,價格評判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珍惜程度決定的。
唐三彩在二十世紀初被發現時,並未引起國內收藏界的注意,主要因其是殉葬冥器,不甚吉利。
但外國人無此顧忌,大肆收購,終使大批三彩器精品流出國門。當國內收藏界醒悟時,唐三彩資源已近枯竭。
後世這些品相以及用料並不算上佳的三彩馬,還能隨便拍賣出幾百萬的價格。
更不用說寧遠麵前這幾隻體態豐盈,神采逼真,釉色通透自然的極品三彩馬了。
好東西!的確是好東西!
雖然寧遠在四九城已經收入囊中不少的絕佳物件兒了。
與那些東西相比,這幾隻三彩馬其實還是略遜一籌的,但是也不能否認,這幾隻三彩馬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寧遠放下這幾隻唐三彩馬後,又把目光看向了那些玉器。
形式和雕刻工藝似乎也都是唐代早期至中期的標準樣式。
得,看來也是唐代古玉沒跑了,雖然這種玉質並不如清中期以後的羊脂白玉通透,但多少算是沁了血的,也有不少價值的。
看了一番後,寧遠正準備合上包袱,問一問鐘躍民這些東西的來曆。
但突然他就意識到了什麼!
唐代的三彩馬,唐代的玉器,年份相近,而且還都是陪葬品!
這,他們中午才去打探過的那個墓室,好像也是唐代的。
難不成?是從哪裡獲得的這些東西?
當然了,東西事小,寧遠也不會在乎這個,他突然意識到的是,門口的那些死屍碎塊兒!
“躍民,這些東西你是哪兒弄來的?”
鐘躍民看到寧遠把布包袱合上後,滿是希冀的看向了寧遠,聽到寧遠問後,怔了一下,然後立馬說道。
“你丫先彆管哥們兒這些東西哪兒弄來的,你先告訴哥們兒,這些東西值不值錢?”
“值錢,值不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