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和親,還不是一樣有危險?
公主都敢,皇子怎麼就不敢?
不可以雙重標準嘛!
具體派誰去,張川柏沉默不語,沒有瞎出主意。
一個不好,會被人套麻袋打一頓扔下曲江的!
“新羅事情結束,大軍是不是就要凱旋?”張川柏話題一轉。
李治說:“是的!你的兄長可以回來了。”
張川柏卻說:“我想的是,打敗倭國水師的軍隊,還在半島上?是不是可以順路去一趟倭國,問倭國要賠償?”
李治淡然擺擺手:“倭國已經派人來賠罪啦!就在前兩個月,倭國誠惶誠恐地派人送來幾個貴女。”
“真的是送女人?”張川柏震驚,“陛下收了?”
“阿耶沒收。他斥責了倭國使者一番,讓他們把貴女帶回去!我們大唐天子,豈是好色之徒!”李治一身正氣。
張川柏笑了,笑得很可疑。
“你笑什麼?”
“殿下,你有沒有見過那幾個倭國貴女?”
“……見過。”
“殿下,倭國貴女是不是長得國色天香?”
“張川柏!”
“我不是……我沒有在笑。”張川柏忍著笑說,“我是想到,之前我們要打高句麗,他們就派使者送白銀來賠罪。當時朝中大臣說,我們即將征高句麗,不宜收其禮物。現在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收倭國的女人,就是要開戰。
“你還是想打倭國?剛拿下新羅,就劍指倭國?張川柏,沒想到你如此好戰。”李治詫異。
“我愛好和平。”張川柏淡然解釋,“但征倭國,有必要性。”
他坐得端端正正,一臉嚴肅:“肯定有人說,熊津江一戰後,倭國已經被打得聞風喪膽。倭國誠惶誠恐來賠罪,大唐就應該大度寬恕。歸根結底,是他們認為跨海作戰沒必要。”
李治點點頭。
確實如此。
倭國窮鄉僻壤,不值得興師動眾。
新羅還有新羅婢,倭國……嘶!嚇人。
“但,高句麗之前獻出的白銀,是哪裡來的?我聽聞,倭國有豐富的白銀。”張川柏循循善誘。
“你之前就提過……但是,我派人找倭國俘虜問了,他們不知道。”李治遺憾歎氣。
人家說沒有啊!
“他們不知道,我知道啊!”張川柏再接再厲,拋出一個驚雷。
不管怎麼樣,他就是想打上倭國本土。
是的,熊津江一戰,打掉了倭國的水師,打得倭奴幾百上千年不敢進犯。
但是……憑什麼倭奴想來就來,我們就不能去?
寇可往,我亦可往!
“殿下,現在是最好的時機!我們的水師就在半島,跟倭國隔著一道小小的海峽!倭國的小船都能通過的海峽!我們又有渤海道提供糧草,去到倭國還能就地征糧……”
“渤海道?”
“就是原百濟和新羅。”
“你……哈哈哈!”李治大笑,“你連新地名都幫人想好了!我就說,你才是最好戰的。倭奴屢次三番挑釁,必須給個說法。”
……我們不是為了銀礦。
而是出於正義,要討一個公道。
“殿下英明。”張川柏深深鬆了一口氣。
若能看到大唐軍隊帶著倭國“天皇”來獻俘,一定會很高興吧?就像看到畝產三萬斤一樣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