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評梅親自帶人,自西向東順著河道視察,統計需要搬遷的人口。
統計出具體數字後,財政局按比例撥款,水利局、公安局協同各鄉鎮挨家挨戶發放補助,督促儘快搬遷。
熙熙攘攘、罵罵咧咧、夾雜著一些無奈的抽泣……不管願意不願意,沿岸的很多村子搬離了故土。限於財政實在緊張,有些稍微離河道遠一些的村子沒有整體搬遷,隻是臨時撤離,等洪水過後再回來。
一周後,易評梅等人來到最東邊的春台鎮和二十裡鋪鄉。
春台鎮的黨委書記陳順、鎮長齊道元、二十裡鋪鄉的黨委書記熊樹修、鄉長莊洪波四個人陪著易評梅視察河道。
按照標準,劃定搬遷範圍,陳明信帶著兩個技術員仔細測量之後,皺著眉頭沉思不語。
“陳助理,怎麼啦。”易評梅問了一句。
陳明信打開文件夾,回答道:“易縣長,咱們縣財政緊張,執行的是最低防洪安全標準,一旦遭遇洪峰,彆的地方還好說,洛水彙入鹿鳴湖處有決堤的風險。
您看這裡,春台鎮和二十裡鋪鄉都需要擴大搬遷範圍。”
“擴大搬遷範圍?”聽到這裡,易評梅也皺起了眉頭,猶豫了一番之後,拿起手機聯係財政局長農金水。
一聽說要擴大搬遷範圍,大略估算之後,農金水彙報說,縣財政根本無力承擔。
“盧書記前段時間不是從市裡要回來一筆錢嗎?”易評梅問道。
“易縣長,已經全部撥發給各鄉鎮用於搬遷了,包括前幾天水利廳撥發的一百萬,也分下去了,易縣長,縣財政局真的是沒錢了。”農金水嗓子沙啞,無奈地說道。能夠聽出來,農金水這些天日子不好過,壓力也非常大,畢竟如果出現險情,誰都跑不了處分。
財政局沒錢,易評梅隻好給盧建平打電話:“盧書記,我巡查河道,洛水彙入鹿鳴湖處,需要擴大搬遷範圍,但是縣財政沒錢,您那邊進展順利?”
“唉,我剛從財政廳出來,人家壓根不搭理我。我算去關州市政府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再要點錢回來,不過我心裡沒底。你等我消息,要到錢我第一時間讓農金水撥給春台鎮和二十裡鋪鄉。”
易評梅分彆給農金水和盧建平打電話的時候,陳明信一直站在旁邊,聽到這裡,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易縣長,既然沒錢,那我們能不能變通一下,不搬遷,加固河堤。
您看這裡,彙入口兩邊挖寬,然後用鐵絲網和石頭加固,再用沙袋加高,不就可以應付洪峰了嗎?”
“這可不是小事,嗯,讓技術員再測量一遍。”
“好的。”
經過測量和預估,陳明信提出的方案可行,能夠抵禦洪峰。
但是挖掘和加固也需要資金啊!
等盧書記要錢來不及,易評梅把彭澤凱叫了過來:“彭主任,縣府辦能湊出來多少錢。”
彭澤凱一聽要讓縣府辦出錢,臉都黑了,但事關洪水安全,隻能硬著頭皮說道:“大概有八九萬,最多湊十萬塊錢。”
“十萬。”易評梅看看彙入口,工程量不小,這也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