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領導支持。”王巧琳鬆了一口氣,大局已定,接下來就看怎麼折磨陳明信了。
第二天檢查組早早用餐,分組行動,陳明信八點整從縣裡趕到春台鎮時,檢查組已經全部下去了。
大家對於農村教育現狀早有心理準備,但眼前的景象還是觸目驚心,簡陋,太簡陋了,不愧是國家級貧困縣裡的邊遠鄉鎮,除了鎮直小學和春台村小學,其他小學的校舍基本都是六七年代的建築,就是用那種土窯燒製的藍磚壘牆,屋頂是木梁和椽子,上麵覆蓋紅色機瓦。
老舊的桌椅板凳,黑板倒是新塗的,太新了,還沒乾透呢,一看就是昨晚連夜刷的。這不是糊弄檢查組嗎?
一定要把這一條寫進去!這都二十一世紀了,再有兩年就要舉辦奧運會,堅決不允許存在這種貧困現象!
檢查了一天,陳明信被王家新訓斥了一天,頭都沒有抬起來過。
一周後,春台鎮地毯式檢查完畢,全市通報批評了方山縣教育現狀,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才六十多,遠遠低於市局規定的百分之九十。
更可惡的是基礎教育建設,這是典型的有錢修政府大樓,沒錢建學校。
王巧琳無意把消息泄露給了各種媒體,一時間全市輿論嘩然!噴向陳明信的唾沫星子,宛若滾滾東流的洛水。很快,方山縣的教育現狀傳到了省城,輿情如此強烈,於是,這條消息被寫進了內參。
內參是專供中高級官員了解情況,製訂政策的內部報刊,並不對外發行,但是重要性遠非其他報刊可比!這下子,陳明信的名字擺到了領導們的辦公桌上,可惜是負麵形象。
方山縣是革命老區,當年為了抵禦島國,激戰鹿鳴湖,軍民死傷慘重,但遊擊隊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後來,四野南下路過方山縣,又征了一批兵。再後來方山縣又是一個較大的知-青-點,因此,方山,這個國家級貧困縣,上麵那也是有人的!
省委省政府不斷接到一些關心和質問的電話,有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乾部,直接把電話打到了周錫炎的辦公室,語調哽咽,把周錫炎訓得連聲道歉,表示會親自處理。
放下電話,周錫炎望著窗外長空發呆,一陣深深的疲憊湧上心頭,周錫炎第一次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被訓斥,周錫炎並不覺得委屈,組織信任,委以重任,結果沒有交出滿意的答卷,彆說挨訓,去中央做檢查都應該。
但是治理一個幾千萬人口的農業大省,談何容易!步子不敢太大,又不能太小,出台任何一項政策都必須慎之又慎,如履薄冰。周錫炎深知:省裡一點小小的改動,傳到
比如方山縣的教育現狀,如何改變,這可不是發脾氣撤一些乾部那麼簡單,必須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怎麼確定製定的措施是正確的符合現實的呢?需要摸著石頭過河,需要試點,需要有責任心的乾部去執行!
唉!
周錫炎歎了口氣,摘下老花鏡,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很想親自調研,下去看看實際情況,但省委書記出行,可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四通一直?省委書記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