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庫縣縣令一比,林知皇發現林者雲的為官素質,還算是比較高的,至少在流民動亂發生前,他就已察覺出不妥,並做了一係列補救的措施,比如向豪富鄉紳籌糧,比如調控糧價,比如訓練兵士。最終無果,為明哲保身,才想著棄城而逃。
而這庫縣縣令真的就是隻想著自己生,不管他人死,投降獻媚,以求自保。哪想這衝天將軍不按常理出牌,城照收,人照殺!
信用?信用為何物?都敢造反的不忠不義之徒,哪會跟你講什麼信用!
這庫縣縣令定是世家那套玩法玩弄多了,以為全天下人都會和他們玩那套投降不殺的把戲呢。這套規則,套路同是士族階級的人還行,若拿去套路鄉野反賊,他會和你講這些,那便不會叫反賊了。反賊做事,不講規則,隻會從自己的好惡出發。
庫縣縣令認不清形勢,絕對是蠢死的。這蠢人做了官,不僅害己,還害人。官做的越大,害的人也就越多。
林知皇這幾日與林者雲相處,不動聲色,旁敲側擊下來,知道了很多關於這個時代的信息。大濟發展近二百餘年,建立了一套選舉人才的選官製度,有察舉製和征辟製。
察舉即選舉,是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製度,是大濟選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徑;察舉製,初期以“鄉舉裡選”為依據,注重鄉裡輿論對某位士人德才評判的權威性。
本來這製度初期使用還是不錯的,選拔上來的官員也都是人中翹楚。但後來在選官製度日趨腐朽的情況下,出現了如今世代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權的豪門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並發展起來。林知皇所在的二品世家林家,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其中之一。
另一種征辟製,是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製度,主要有天子征聘與公府、州郡辟除兩種方式。天子征聘是采取特征與聘召的方式,選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學兼優的人士,或備顧問,或委任政事。
這種選官製度發展到如今,這些官員皆是士族子弟,屍位素餐,毫無真才實學,這就是察舉製和征辟製選官帶來的危害了。
林知皇想通其中的關竅,懊惱的閉上眼,前麵是她做了蠢事,高估這些官員的素質了。
知錯能改,就算有收獲,如此蠢事,下次她林知皇必不再犯!
等她真正能執掌一方政權時,定要把科舉製度先推行開來,不然手下都是這樣一群素質的人為官,如何能守城?也許她前麵剛打下一城,後麵就得丟一城!不然為何古人總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呢?這就是人才和管理的重要性了。
林知皇頭疼的扶額,閉目沉思良久,思考下一步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