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暉昏迷這一路,都是由於弘毅在悉心照顧。
一路行來茁州州城,乃於弘毅定的逃亡路線,在他看來,鄶縣的這場動亂,不像是沒有策劃猛然而起的,叛亂的流民中,必已有主事之人。
鄶縣當時的動亂,是從城內開始起的,且來勢凶猛,叛亂的流民衝城後,也直奔縣衙武器庫搶奪兵器,沒給城內守兵絲毫反應的時機,便分發了武器,開始了在城中肆意搶奪燒殺。城內的豪富鄉紳以及百姓們,大多還未反應過來,就身陷囹圄。
因此,於弘毅逃出城時便推測出,他們這一行人,即使逃往鄰縣庫縣,也不安全,那些叛匪占下鄶縣後,下一個目標怕就是庫縣。他們此時若逃去庫縣,恐怕安穩不了片刻,又得逃亡,到時再有沒有好運氣能逃出城,可就難說了。
於是,於弘便當機立斷,攜同跟隨護衛林知暉的一眾部曲,帶著重傷的林知暉,直接一路奔逃至了茁州州府。
沿路經過縣城時,便給林知暉求醫問藥。
果然,林知暉的傷口於逃亡途中惡化,情況不容樂觀,此時已是昏迷不醒,若不是林知暉向來體魄強健,隻怕早已一命嗚呼。
當時於弘毅會決定逃來茁州州城,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為重傷的林知暉求醫。
於弘毅有一嫡親姑母嫁到了茁州喻醫世家,成了他家的庶長媳,他想通過姑母的關係,求得喻家大醫為林知暉治傷。
姑母這門婚事本是於家高攀,當時家裡為了讓姑母得以嫁進喻家,成為喻家庶長媳,於家陪嫁了半數家財,才籌謀得了這門親事。
於家與喻氏世家結為親家後,每年於家都會向喻氏世家送來價值不菲的年禮,隻為求得茁州喻醫世家的庇護。
如今正是於家蒙難,要用到喻家之時。
於弘毅此番前來投奔姑母,沒曾想,竟是連喻家大門都沒進去。
於弘毅衣衫襤褸,被門房當做乞兒驅趕,他花了點錢,才終於讓門房進去府裡稟報,也不知是門房收了錢沒有稟報,還是姑母已經聽聞鄶縣大亂的消息,於家全家覆滅,現已無能為她提供助力,還要拖其後腿,不願再見?
反正於弘毅並未得見這位姑母。
於弘毅現在幾經生死,早已不再是天真的無知孩童。
很明白人與人相交,向來考慮利益居多,他不介意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這世上他現存的最後一位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