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漢子話裡的意思,就是懷疑魯王了。
周圍人霎時安靜了,如今離仙郡乃魯王所掌,老百姓趨利避害,哪敢多言魯王的貓膩。
好幾個剛才還圍攏在一起討論的熱火朝天的百姓,沒有再繼續此話題,隱去了彆處,以免被蠢貨牽連。
“聽說那將即將要上任的小郡守文武雙全,你不能,不代表他不能!若不是他立有此功,魯王和管郡丞又怎麼會以此功,聯名舉薦他為咱們離仙郡的郡守?”
“那小郡守可是世家子弟,完全有可能是家中長輩幫他暗中籌謀的此名聲,就為了能讓他做此地郡守啊!”該漢子疾世憤俗道此人情緒影響了周圍一圈人,有人走了,有人又圍攏過來,紛紛附和。
“說不定魯王和管郡丞也被其蒙蔽了。”
“是呀,我反正是不信一個不滿十四的小郎君,能有這麼厲害的!”
“就是,這殺匪首的功勞,更有可能是他家所豢養的奴仆做的,從而將此功冠到了主人頭上!”
離仙郡百姓們夾道等待小郡守入城的這段時間裡,百姓們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各自抒發己見,偶爾還會因為各自觀點不同,而爭論不休。
情緒上頭起來,更有堅持自己意見和看法的人,因不滿對方的反駁,大打出手的情況出現。
但這種打鬥不會維持多久,就會很快被周圍熱心的人群勸阻下來,雙方又都偃旗息鼓。
離仙郡城內,一派生機勃勃,熱鬨的景象。
正午時分,一駕紫銅鎏金馬車打頭,三四架青棚馬車居尾,被兩百餘騎兵拱衛在其間,聲勢浩大的行入離仙郡。
楊熙筒與林知皇兩人就坐在為首的紫銅鎏金馬車內。
楊熙筒見馬車即將入城,千叮嚀萬囑咐的對林知皇交待道:“林大郎君,等會入了城,您便如我之前交代時所說,隻用掀開車簾,和郡內夾道歡迎你的百姓,含笑揮揮手,讓他們能瞻觀到您的容顏,就可以了!千萬切記,莫要擅自開口講話!”
從廣山縣行至離仙郡的這一路上,不出意料的,楊熙筒額前的幼發,又被眼前‘跳脫’的林大郎君,給愁掉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