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酒醉雞剛剛吃過,餘韻還未褪去,大家的筷子便都先伸向了蟹黃白菜。
這道菜看起來簡單,但其中的工夫卻比葡酒醉雞要深得多。
這道菜中的白菜,必須選用上等的包頭白。
外麵和內芯全都棄之不用,隻取中間長約六寸的菜葉,如開水鍋一滾即出,過涼水後,放入約三十五度的高湯中浸煨一個時辰。
古代沒有溫度計可用,夏月初也隻得利用經驗來判斷湯的溫度。
為了能讓高湯溫度保持在這個區間內,她也是狠費了一番腦筋的。
浸煨好的白菜取出來,加入清湯燒開調味,然後將白菜一片片擺入盤中,取綠豆澱粉勾成米湯芡淋在白菜上,再將用蔥油煸炒過的蟹黃覆蓋其上。
這道菜還有一個關鍵就是勾芡時的火候掌握,必須要在湯汁微滾的時候勾芡。
輕則泛白,顏色不佳;過沸則芡粉糊化成團,極其考驗廚師對火候的掌握。
陶波為了將這道菜的芡粉勾得勻滑清爽,光澤美觀,當真是沒少下功夫。
這道菜在某種程度上,跟開水白菜其實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看似簡單其實韻味深長。
就在大家都還沉浸在蟹黃白菜的至清至鮮的時候,閆文遠將目光投向了八寶紅魚。
他是個極愛吃魚的人,無論是河魚海魚、大魚小魚,也不管是什麼做法,就沒有他不喜歡的。
他甚至因為在書中看到過一句“河豚腹中腴脂,曰‘西施乳’,堪比美婦”,便在遊學途中特意跑去浙西江陰,嘗了一次這個所謂至鮮至毒之魚。
所以在大家還在感慨蟹黃白菜之妙的時候,他就已經按捺不住想要嘗嘗夏月初做的這條八寶紅魚了。
但是奇怪的是,這條鯉魚魚腹膨起,卻左右都看不到開膛破肚的痕跡,整條魚渾然一體,隻在魚身表麵有剞刀的花紋,但是細細看之又會發現,這些花紋全都隻在表現,並未劃透魚身。
閆文遠左右看不出名堂,心道難不成是在魚身的另外一麵開膛破肚的?
夏月初看到了他的糾結,笑著解釋道:“八寶紅魚要的就是魚腹完整,腹內之物都是從魚嘴中取出的,各位大人嘗嘗看。”
魚腹中的八寶,是用栗子、核桃仁、紅棗、糯米、蓮子、杏仁、白芝麻和瓜子仁拌勻,加入白糖調和而成的八寶料,調配好之後,一點點從魚嘴處塞入魚腹之中。
然後將整條魚拍上濕澱粉下鍋炸製,最後再蒸至熟透,澆上醬汁即可。
閆文遠沒想到魚竟然還可以這樣處理,被夏月初點破之後才恍然大悟,夾了一筷子魚細細品嘗,果然與以往吃過的味道都有不同。
魚腹內餡香甜,核桃仁和瓜子仁增加了口感,嚼起來滿口油香。
先炸後蒸的做法使得魚肉吃起來格外軟嫩鮮香。
加上最後鹹鮮小酸甜的澆汁,整道菜酸甜爽口,在宴席已過大半的時候吃上幾口,簡直有種消食又開胃的感覺。
原本覺得吃得已經差不多的幾位,突然覺得胃裡頭好像又有地方了,忍不住開始期待後麵的菜品。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