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邊疆經過這次大捷,已經算得上是穩定了,對方已經被打殘,坑殺了那麼多人,很難再有反叛的力量,不會再出現什麼意外,派個有能力的將軍過去鎮守,也沒有什麼問題。
其二,盧俊這次雖然大勝,但到底坑殺了太多人,有傷天和,若是繼續任由對方在邊疆待下去,恐怕朝中那些大臣的奏折,又要彈劾的漫天飛了。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盧俊在邊疆已經鎮守了整整八年,又經曆了這次大捷,可謂功高,現在邊疆又沒有了戰事,若是再讓對方在那裡待下去,那便會震主了。
到時候,那邊疆的二十萬大軍,會姓什麼,可就很難說了,秦君雖然相信盧俊的忠心,但身為帝王,也不會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對一個臣子的信心上。
更何況,盧俊這麼多年在邊疆,就連過年都難得回家一趟,也著實辛苦了,秦君現在這麼安排,也是出於體恤臣子的考慮,而且他雖然撤了對方的兵權,但也不會讓盧俊閒置,調任兵部之後,還是會有實權給對方的。
“邊關大捷,依靠邊關將士的悍勇拚殺,也仰仗朝野群臣的努力,朕以此杯,敬邊關諸位將士,也敬列位臣工!”
揮了揮手,示意盧俊和七公主退回座位上,秦君拿起酒杯,從座椅上站了起來,環視了眼都連忙跟著站了起來的諸位大臣,還有那些跟隨盧俊回來的將士,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笑意。
他雖然當年登基的時候很是吃了一番苦頭,坐上皇位之後,又有太上皇壓製,很是憋屈了幾年,但普一出生,就貴為皇子,有著坐上龍椅的資格,不用像大乾先祖那樣拚搏。
登基之時,又已成年,羽翼豐滿,等到現在,更是天下儘在掌握,四海升平,邊關無事,這其中固然少不了他的努力,但又何嘗不是他的運氣。
就連一直最讓他操心的子嗣問題,也不過是跟先皇去比而已,若是跟他的那些個兄弟相比,他膝下三子,雖然算不上是最多的,卻也不算少了。
君不見,他那位大皇兄,已經五十多歲將近六十的人了,卻還在一直憂愁著,子嗣傳承的問題,膝下連一個兒子都沒有,到現在,甚至已經開始考慮起過繼的事宜來了。
心情舒暢,誌得意滿的飲下了杯中的酒,秦君站在那高高的台階上,俯視著群臣重將,很是有些豪情萬丈,壯懷激烈的感覺,他正準備做兩首詩,以抒發一下胸中的情懷,也好增進一下宴會的氣氛。
讓這喜慶的氛圍變得濃烈一些,也是想讓這些大臣和將領們放開一些,不要太過拘謹,宴會嘛總是要有宴會的氣氛。
可還沒等他醞釀好開口,眼角餘光,就掃見自己的總管太監德福,在下麵一臉焦急,活像是隻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給自己比劃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