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篇都在談論警方的破案效率和釀成慘案的根本原因,但歐陽傑對這些完全不感興趣。
就算凶手經曆悲慘,就算凶手曾受舍友霸淩,那又如何?
經曆悲慘不是犯罪殺人的借口,身為成年人受到霸淩卻不知道反抗或申請更換宿舍,反而在憤怒積聚到頂點後用最極端的手段采取報複,這樣的人就是不定時炸彈,就算不在學校裡爆炸,以後也會在工作單位裡爆炸。
就像清潔工不會研究廢物垃圾從哪裡來,對於此類社會安全潛在隱患,歐陽傑不會去關心他如何變成一顆不定時炸彈,更不會大發慈悲將他交給當地警方。
每當歐陽傑閉上眼,眼前都會出現克裡斯托弗那張殘缺的臉。洛瑾瑜隨口提到的那句話,他至今沒有忘記,也可能永遠不會忘記。
如果當初更狠一點,如果能讓克裡斯托弗在學校裡被當場擊斃,也許就沒有後來的悲劇,也許爸媽現在還和洛伯父洛伯母一起坐在四方桌上打麻將。
像克裡斯托弗這樣的人渣,不應該有重新做人的機會,因為他們不是人,即使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會變成人!應該趕在他們脫下人皮危害社會之前,將他們及時清理。
不過,要清理垃圾也得先找準位置,單憑封神榜,還不能鎖定凶手身份。若是一個人混進洛城大學裡慢慢找,至少需要大半個月的時間。
但沒關係,如今的“j”,不再形單影隻。
歐陽傑最早看到洛城投毒案告破的新聞是在兩周前,這兩周時間他可沒有閒著,一直在為華夏之行積極準備。
在非主流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j”已經不隻是一個通緝犯的代稱,還是一個符號、一種信仰,越來越多人相信“j”是先知與超級英雄的合體,拋開那些無聊的道德倫理爭論不談,事實是“j”的崇拜者和追隨者正在以超過歐陽傑預期的速度,呈指數級增長。
就在歐陽傑發布博客長文,證明自己所做一切是為製裁罪惡後,短短幾天時間內,不僅有人專門為“j”編寫維基百科,還有熱心者為“j”建立網站,忠實記錄“j”的每一次行動並向所有人公開。
“j”的粉絲群體也逐步擴大,最開始隻有初高中或高校內的叛逆學生敢於公開表達對“j”的崇拜,但隨著時間推進、案件細節披露,各行業各領域內越來越多人開始側麵認可“j”的做法。
毫不誇張地說,有關“j”的話題在美聯邦保持這種勢態繼續發展下去,很快“j”就會成為美聯邦一種新興網絡文化現象。
由於fbi尚未解密檔案,所以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歐陽傑的真實身份,而這也正合了歐陽傑的心意——隻有神秘最值得崇拜。
到歐陽傑動身飛往華夏時,“j”已經有了堪稱龐大的粉絲群體,其中不僅有踴躍捐款並表示樂意提供幫助的鐵杆粉絲,還有對“j”推崇至極、頂禮膜拜的狂熱粉絲。
幫助歐陽傑製造新身份和辦理護照的人,和即將在洛城幫助歐陽傑實施製裁行動的人,都是這些粉絲中的一員。
“咦?”
封神榜攤開後,歐陽傑的眼神和臉色變了。因為他看到的未來,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