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一路動作下來,他已經感覺身體完全熱起來,趁熱打鐵開始練下肢。
下肢的力量肌肉主要在下肢帶肌、大腿肌以及小腿肌。
下肢帶肌,一組負重高舉退,一組懸垂舉腿,再加一組前控腿和仰舉腿;
然後是大腿肌,俯臥腿彎舉,負重側擺、負重下蹲;
最後是小腿肌,負重深蹲,半蹲,俯臥反弓展體,跪掌後倒,負重後踢,後蹬跑;
一整套動作下來之後,他已經能夠感覺到全身的肌肉開始燃燒了。
不過到這他也就先停了。
他接著回到球館。
力量練完,緊接就該是彈跳了。
彈跳的訓練包括蹲跳、抬腳尖、台階、縱跳、腳尖跳、蹲跳。
這時候球館內的椅子成了最好的輔助工具。
因為抬腳尖跳的時候本身要借用樓梯,沒有樓梯把椅子橫著放就是最好的替代品。
而對台階跳來說,椅子豎著放就行。
這也是很多人當初對易建聯“椅子男”的一個誤解。
椅子在基礎訓練中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幾套動作下來,孫昊感覺腿部已經有輕盈感了。
這是身體完全練開了的信號。
他在這時候停了下來,接著開始後麵的控球和投籃訓練。
相比於力量和彈跳,這兩方麵是他更擅長的。
要知道在NCAA,它們是訓練的重中之重,也是金字塔最底層的部分。
大幅交叉運球、低位交叉運球、連續胯下背後運球、連續胯下體前運球、胯下後8字、後8字手指運球練習、蜘蛛運球等等。
控球或者運球的訓練方法多樣化,但目的都是一個,就是掌握球感,達到最後的人球合一。
身體天賦是天生的,但球感基本上都是靠不停地訓練造就的。
最知名的就莫過於“白巧克力”威廉姆斯,4歲開始練習控球,二十多年的苦練成就一手非凡的控球技術。
投籃的訓練也一樣,什麼位置,多少一組,休息間隔,投籃方式。
訓練就是這樣,你掌握了方法,效率就會事半功倍。
投籃訓練這塊,孫昊自己練習則有側重點,他重點連續的遠投。
這麼做的理由很簡單。
現在是1995年,哪怕5年後他到了18歲也才2000年。
在2004年之前,即便是代表了籃球實力最高級彆的NBA,也沒有取消handcheck規則。
handcheck規則,指的是防守球員可以在防守時把手架在進攻球員身上,這是限製突破最有效的方式。
換句話說,在這個年代玩突破和玩命差不多。
相比之下,遠距離投籃可以減少對抗和不必要的傷病。
更重要的是,這個時代不重視外線投射,他能夠比斯蒂芬·庫裡更早的成為吃第一個螃蟹的人。
有了訓練內容,也有了訓練計劃,接著就是咬牙堅持了。
孫昊上輩子本來也立誌做職業球員,可惜身體條件不夠,從18歲混到28歲混成了助理教練。
所以穿越之後再有這樣的機會,他最不缺的就是耐性。
係統內半天的訓練結束,再回到現實,頓時感覺一陣腰酸背痛。
看來係統的訓練效果是直接被帶回現實的。
不過因為時間比例的關係,現實世界也才過去了兩個小時。
父母這時候推門進來,看到他再寫作業,接著又出去了。
孫昊起身活動了一下身體,接著就開始真的寫作業了。
NBA很多球員都因為績點不夠上不了好的大學,從而失去了進入NCAA名校的機會,有些人甚至直接失去了進入NBA的機會。
所以即便有了金手指,這學習也不能落下。
好在這時候的初中作業不比未來那些可以“殺死家長”級彆的,他做起來還是輕鬆加愉快的。
得到係統,快速搞定作業,愉快的一天結束,吃了晚飯早早躺上床。
因為在係統練得久,身體疲勞,他沒一會兒就入睡了。
睡著之後他做了個美美的夢。
夢裡麵他和易建聯都被宏遠青年隊選中,然後一起進入一隊,在CBA大殺四方。
就在他快要夢到一起拿總冠軍的時候天亮了,夢也醒了。
美夢雖然沒做完,不過孫昊醒來的時候卻是嘴角帶笑。
雖然隻是夢,但有了係統,這一切成真完全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