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希白所用武器是一把扇子,他將之稱為“美人扇”。此扇暗藏玄機,前世書中寫的就是他用此扇畫下了百美,因此我感到很奇怪,這麼小小的一把扇子是怎麼畫下百人的?
而侯希白所使用的武功,就是邪王的絕技“不死印法”。而這也是我與他比試的目的之一,接下來去長安與石之軒見麵,以石之軒的性格,難免要有一戰,提前知道“不死印法”的情況,對接下來的戰鬥還是有幫助的。
前世書中寫“不死印法”是石之軒融合了花間派與補天閣的極端相反的武學心法,以佛學義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的高深思想作為理論依據,又經過無數次生死之際的戰鬥終於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後來石之軒遇到名門女俠碧秀心,兩人一見傾心,然而由於兩人誌向與理想的差異,石之軒離開隱居之地,留下不死印法的卷宗,碧秀心研讀之後不幸早逝,據說是被不死印法所害。石之軒使用另一身份出仕為官,為大隋經略西域,在幾年之間連橫合縱,將強大的草原帝國突厥一分為二。改變了自魏晉以來中原的弱勢局麵。在這一階段,石之軒將不死印法揚光大,使其進入到了一種哲學思想的高度。並且成功的傾覆了大隋。大隋滅亡之後,天下大亂,石之軒在爭霸過程中現自己唯一的破綻就是曾經間接害死愛人,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幸福,毅然將不死印法傳授給徐子陵,並出家為僧。後在由徐轉傳於寇仲。不死印法雖然出於一個邪惡之人所創,但是卻是一種人的哲學思想,代表了佛學中的虛無與道家的有意無意之間,與太極思想不謀而合。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極限。代表了人性之中的矛盾和衝突,代表了人在麵對自己身份帶來的諸多的限製中率意而為的叛逆。
“不死印法”共有七式,分彆是:第一式陰風送葬索命來、第二式生離死彆摧肝腸、第三式閻羅殿裡判陰陽、第四式奈何橋上忘前生、第五式冥界門前恨回、第六式視死如歸闖陰司第七式萬劫不複墮輪回。
而侯希白直到最後都沒有學會,唯有如石之軒影子一般的楊虛彥完全學會了。並且並無石之軒一般的破綻,但是卻也沒有越,因為正如他的稱號一樣,他最終隻是石之軒的一個影子而已。而他最終慘死在寇仲與徐子陵等四人手下,不得不說他是可歎,也是可悲的!
而“不死印法”原本是適合男性練習,但是因為師門的原因碧秀心以女子之身鑽研,最終身亡,不得不是說是一個悲劇。
但見兩道身影在竹林之中縱橫飛躍。一人手持扇子,頻頻出手;而另一人則手持利劍,卻不見進攻,始終都在防守,從這樣的情況看去,似乎手持利劍之人居於下風。而這兩人正是在比鬥中的我和侯希白。
我之所以一直防守不進攻,就是希望能讓侯希白把他會的“不死印法”都演練出來。如今比試了將近有一刻鐘,侯希白似乎也已經用儘全力,雖然我看出他似乎還有絕招,但是他“不死印法”卻是已經都使出來了,因為我已經見到他使用同樣的一招第二次了。見到如此,我也沒有再浪費時間,觀潮劍法使出。對麵的侯希白眼神凝重,似乎也現這一招的犀利。看了一會之後,侯希白施施然的跳了下去。
“李公子武藝高強,在下自歎不如!”他能叫出我的名字,卻是在比試之前我已將化名告知於他。而他倒也乾脆,看到觀潮劍似乎沒有辦法阻擋,也直接認輸就是了。
“嗬嗬,侯公子武藝同樣不凡!”我也同樣拱手讚歎到。
“我自小有石師指導,不知李公子師承何處?”侯希白試探著問到。
“嗬嗬,在下偶得秘籍,獨自修煉,不曾有師承!”我有些遺憾的說到。
“李公子僅憑一秘籍,就練到如此境界,卻讓在下慚愧了!”侯希白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之後他又說到:“如今在下已敗,不知李公子看上何種武器,或者秘籍,都可拿去。”
“嗬嗬,武器、秘籍這些對我來說都是身外物,不拿也罷!”我笑了笑說到。
侯希白見似乎沒有拿東西的意思,頓時有些急了!山莊的規矩如此,我不拿東西他又怎好意思說的過去,因此想要勸說我。
見他要勸解,我揮了揮手說到:“這些東西於我而言,可有可無。但是侯公子身上有一件東西卻是讓在下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