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風雲再起(三十七)(1 / 2)

一道尖銳的喊叫聲響徹天地之間。

頓時就吸引了戰場之兩方人馬,每個人都是驚訝的望向城頭之。當看到城頭的發生的場麵時,每個人都愣住了。

隻見身穿深紫色五爪青龍袍的竇建德,腦袋向著一側歪去,而一名身材偉岸的男子正用右手捏住他的脖子。

下一刻,那男子嘴角咧開,露出潔白的牙齒,陰狠的一笑,隨後竇建德的身子就被他從足有十丈高的樂壽城牆扔了下來。

人都被他殺了,還要如此對待人家的屍身,說明兩者存在極大的仇怨。

“那不是宇文化及麼?”

李世民見到城牆那男子,當下不由得一愣。他記得兩人似乎是聯盟關係,這又是搞哪出?

“哈哈…”

乾掉竇建德的宇文化及站在城牆之張狂的大笑著,掃了一眼李世民這個方向,身子一躍,腳下輕點,人就消失在城牆之。

“那家夥殺了陛下,不要放過他!”

“弓箭手把他射下來!”

“衝啊,為陛下報仇!”

過了足足有好幾秒的時間,那些夏國的士兵才反應過來,一個個嘶吼著要替竇建德報仇,不過這個時候宇文化及的身影卻是已經消失。

“全軍向中間靠攏,注意敵方動向,慢慢後撤。”

突發的情況讓眾人都懵了,在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後,李世民果斷的下令撤軍。

或許有人會覺得此時對方皇帝都死了。那不是最好的進攻時機嗎?

當然這個道理沒錯,但是要看對方是否能夠組織起有效的攻擊。敵方首領死了,群龍無首,沒有人帶領那麼就很容易攻破;若是有人在這時候振臂一揮。將竇建德死亡而產生的哀傷發泄在李唐身,那就得不償失了。

至少李世民覺得尉遲敬德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現在撤退是最明智的選擇。

“大軍立刻集結,集結四隊小部隊。每隊五百騎兵,五百刀盾兵,五百長槍兵,五百弓箭手。從四個方向進行搜索,一定要將殺害陛下的凶手捕捉到。”

尉遲敬德見李世民收兵,他也將大軍集結起來,也沒有追擊李唐大軍。

“各軍將領隨本將入城。與各大臣商議冊立陛下嗣子登基的事宜。”

尉遲敬德將各軍安排好,帶著一些重要頭領匆匆向著城內走去。然而,等他進入城內之後,才知道竇建德一家皆被殺害。

對此,文武百官俱都是麵麵相覷。

“如今。陛下遇害,且無登基之人,各位大臣以為如何?”

一名文官站了出來,他乃是竇建德在時較為倚重的大臣之一。被任以夏國左丞職責的柳調。

“不知柳左丞有何高見?我等俱以柳大人馬首是瞻!”

“是極,是極。柳大人有何提議快快說出。”

眾人都催促柳調將他的想法說出來。

“既然如此,柳某不才。就說說自己的看法。”柳調整整了官服,對著空蕩蕩的大殿方拜了拜,隨後一臉嚴肅的說到:“陛下駕崩,且無子嗣遺留。因此,如今隻有兩條路給我們選擇。”

“我等洗耳恭聽!”

“第一,為帝皇者,當德義兼備。故此,誰人覺得自己德義足矣,可帶領我等,我等願奉之為主。”

柳調話中的意思也就是從眾人之中選出一人,登基為帝。

此話一出,眾人皆愕然!

“柳大人此話端的大逆不道,不當人子!”

當下,就有一些迂腐的儒士,對著柳調破口大罵,更有甚者都要擼起袖子和柳調大乾一場。

“諸位大人安靜,且聽我一言。”柳調揮手製止眾人,或許因為他曾經的威勢,故此大家也都聽話的靜了下來。“陛下無子嗣遺留,也無旁係族親存在。如今李唐大軍在外,若是不早些決斷,各位覺得我等性命可保否?”

一席話說等眾人啞口無言,在場沒有幾人願意為竇建德儘忠到放棄自己的生命,儘一些臣子本分也就足夠了。

所以,一提到他們自身的安危,就無人繼續反駁了。

“柳大人,那不知第二個選擇是什麼?”

侍中崔君肅見有些冷場,當下站了出來詢問柳調先前所說的另一個選擇。

在場眾多文武大臣,當然並非說沒有一些想法,但是卻也不敢說出來,若是遭人圍攻,這個位置沒得到,還因此喪命,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第二個選擇,那就是我們選擇一個勢力投靠!”

說這句話的時候,柳調眼中精光一閃,他之所以說出兩個選擇,其實真正的目的就隻有這一個,當然場中眾人是不知道他的想法。

一直不說話,盯著眾人的尉遲敬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這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