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七章 判決(1 / 2)

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李建成臉色豁然轉為嚴肅,朗聲說到:“謝暉,謝元煥,謝嵐三人上前聽命”

“罪臣領命”

謝暉、謝元煥和謝嵐三人齊齊應了一句,而後並排跪伏於地他們知道,此時就是李建成對他們的最終安排,關係到他們命運的時候到了,三人說不緊張是假的這不,額頭那隱隱閃現的汗水,就說明了一切

不過,終歸是謝家這樣的大世家出來的,還是相當的沉穩 最百度搜索“”

“謝暉濫用手中職權,為謝家子弟謝絡可謀取軍職,按其罪過,本應押入天牢,發配邊疆然則,本太子念其認錯態度良好,且及時舉報不法份子故此,本太子今削去其兵部令史之職,暫且在兵部之中擔任雜役謝暉,你是否有意見?”

“呃…”

謝暉瞪大著雙眼,好似有些難以置信

不要說謝暉,就連大殿之上的群臣,都露出詫異的神色之前還風風火火的李建成,這一下怎麼就蔫了? 最百度搜索“”

這讓他們想不明白,一些感覺靈敏的大臣,卻是覺得詭異的迷雲越來越濃鬱了

“謝暉,難道你對本太子的處理不滿意?”

正在謝暉依然處在錯愕之中時,李建成那輕淡,卻清晰的聲音傳入謝暉的耳中,頓時讓依然處在雲裡霧裡的謝暉反應過來

“罪臣不敢,罪臣謝過太子殿下開恩”

反應過來的謝暉哪裡還會猶豫,當下不住磕頭,對李建成的寬容表示出極大的感激之情

雖然他被削去兵部令史之職,成為了一個雜役但是,相對於之前他應該被打入大牢的命運來說,這已經是極為仁慈,寬厚的處罰了隻要他老實本分,再努力一番,恢複兵部令史這個職位隻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這就是李建成傳達出來的意思,本太子從輕處理想來其他人也不會因為謝暉是個雜役去為難他

此刻,謝暉才明白,原來這才是李建成所說的驚喜

“謝元煥你身為國子監祭酒,卻行如此之事如此行徑且不是帶壞學子,壞我大唐帝國棟梁之才?”

李建成一字一句說到,但是他話中的內容卻是讓謝元煥有如被山嶽給壓著

敗壞學子,壞大唐帝國棟梁之才,豈不是壞了大唐帝國的根基如此行為,等同於叛國,乃至於甚輕一點也就殺了他這個帶頭人;若是嚴肅對待的話,那整個謝家也會被夷為平地

“罪臣知罪,罪臣德行有虧,愧對陛下厚望,辜負太子殿下期望,有辱祖宗聲譽,還請太子殿下治臣重罪”

謝元煥頭埋的低了,好似被李建成的話給說的恍然醒悟言辭懇切的說到

“不過本太子念你初犯,且認罪主動,能夠指證幕後指使故此,本太子令你為國子監雜役,負責學子們的生活起居感受一下他們的艱辛,勿要因為你們行使特權而讓這些國家的棟梁之才失望,迷失如此處理謝元煥你是否滿意?”

“罪臣謝過太子仁慈,大唐有太子殿下真乃上天眷顧”謝元煥跪在地上,還忍不住拍了一個馬屁出來

李建成淡淡一笑,也沒有繼續理會他,而是轉頭望向年紀大約五十左右的謝嵐

“謝大人,你是否知罪?”

李建成並沒有將謝嵐的審判結果給說了出來,而是淡淡的望著他,隨意的說了一句看李建成這和善的麵孔,倒很難想到就是他,在剛剛才擊殺了一名朝廷將領而且,還是活活掐死的…,

“微臣知罪”

“那麼,謝大人你是否知道自己罪在哪裡?”李建成繼續望著對方,追問到

謝嵐跪伏於地,好似在思索不過,謝嵐也知道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不過片刻的時間後就給出了答案

“微臣罪在不應該憑借自身職權,為子侄們獲取職位罔顧國家律法,使得人才的選拔成為了兒戲”

李建成滿意的點點頭,隨後繼續問到:“那謝大人你覺得自己該怎麼判罰呢?”

李建成這話一出,不僅是謝嵐一愣大殿之上的群臣都有些愕然,難道這年頭被判什麼罪,都可以自己選擇了?

在心中,群臣潛意識的認為謝嵐會選擇對自己最輕的判決

“微臣願辭去大理寺卿一職,在家中反省”不過,讓一乾大臣意外的是,謝嵐卻選擇了一個明顯嚴重的判決

要知道,即使是謝嵐利用手中的職權為自己的子侄安排職位罪過也不會大到辭去大理寺卿的地步,畢竟這好歹也是從三品官員,已經算是屬於國家的重臣了畢竟,整個大唐能有多少官員高於從三品?

若是就因為這樣的一件小事,就讓一名從三品的高官丟職,確實有些嚴重了

“各位大人,你們此時心中是否覺得謝大人這樣的懲罰有些嚴重了?”李建成微眯著眼,目光從一眾大臣身上掃過不過,因為李建成雙眼隻露出一絲細縫,所以一眾大臣卻是不知道李建成心中的真實想法

不過,他們還是心驚,沒想到李建成竟然能夠猜測到他們心中的想法但是,他們自然不會跟傻瓜一樣的表露出來

雖然沒有人回答,但是眾人的反應卻是說明了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

陡然間,李建成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本太子在這裡告訴你們,千萬不要把這事看的如此簡單就因為一些大臣濫用手中的職權,為自家子弟獲取職位那麼,造成的後果便是讓原本一些勝任如此職位的人才流失,你們覺得這是一件小事麼?”

看李建成的樣子,明顯是處在暴怒的狀態,沒有人知道下一刻他是否會爆發

因為,兩個血的教訓告訴他們,保持安靜是最好的方式所以,沒有人說話但是,在他們心中想來,這確實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李建成這樣的舉動明顯有些大題小做了

“本太子知道你們心中是這樣想的,那且讓本太子給你們說一個實例”

“秦末時期,劉邦和項羽兩人爭霸天下想必各位大人也都知道?”李建成看著一乾大臣,淡淡的詢問到

看到李建成的臉色,好像沒有發飆的跡象,一乾大臣們這才點了點頭

“韓信這個人想必大家同樣也知道”李建成繼續追問了一句,而後也不等那些大臣回答,繼續說到:“楚漢相爭的結局大家也都明白,韓信在這場戰爭裡麵也起到了一個重要的作用,若是沒有韓信想來劉邦得到天下的概率基本為零但是,你們不想想韓信之前就是在劉邦手下任職的麼?不是,之前韓信是在項羽手下任職,擔當一名執戟郎中,最終卻跑到了劉邦的陣營,這一切是為什麼?”

一些大臣雙眼之中精光閃現,好似有所感悟;而有的大臣卻是眉頭緊皺,沉思著韓信為何跑到劉邦那個陣營…,

想來這類人根本不明白李建成的意思

於是李建成繼續開解到

“究其原因,是因為項羽身邊基本都是他從楚地出來的部屬例如,鐘離昧,英布,季布,彭越等鮮少有人能夠加入他們這個陣營”

“但是,劉邦不同雖然他從沛縣出來的時候帶的是曹參,樊噲這些人但是像後來加入的張良,陳平,就連酈食其這樣性子癲狂的書生都能好好重用最終,奪得天下,成就漢朝四百年曆史你們說,要是劉邦任用的都是那些與他從沛縣出來的好友,而對於加入的人才卻不得已重用,那麼敢問,這結果會怎樣?”

等李建成講完,群臣才明白人才流失的重要性,頓時額頭之上冷汗直流

若是李建成將未來某個時代,某個智商過二百五的科學狂人給說出來,搞不好這些人都會放聲懺悔了

那個科學狂人不是彆人,正是原子彈的提出者和主要參與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