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敢問太子殿下,大唐帝國為何要出征周邊藩國,壞我華夏仁義之名?”
對於李建成的威脅,劉亦菲心中惶恐,這個她都不知道為何會出現的情緒。眼眸深處閃過一絲急切,當然不是因為李建成的威脅而急切,而是急切李建成對濟世宗如此反應,她的心中並不希望濟世宗和李建成走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但是,劉亦菲也知道自己對於濟世宗很多事情並不是很清楚,如今發話的自然是資曆最為久遠的大長老劉碧風 。
“笑話,本太子橫掃蠻夷,揚我大唐國威,將我華夏仁義道德傳播四方。給他們空洞虛無的仁義,不如也讓他們也懂得仁義道德之心,如此,世間方才是仁義道德長存。”
對於劉碧風的話,李建成是嗤之以鼻。
“要傳播我華夏仁義道德,何須開啟戰端?派些許使者前往藩國傳播亦可,太子殿下難道是如此嗜殺之人?”
“你們濟世宗看來真的是在山旮旯裡呆太久了,腦袋完全鏽逗了。”李建成極儘嘲諷,不過劉亦菲和劉碧風四個長老不知是不知道李建成在說她們,還是說養氣功夫好,卻是一點反應都沒有。“本太子一直覺得,‘非我族內其心必異’這句話很有道理。讓使者傳播我華夏仁義,人家憑什麼需要學習你的仁義?莫非你的仁義就比他們的仁義高明?既然如此,唯有讓他們也成為我們華夏的子民。我華夏仁義才能最好的傳播。”
“太子殿下卻是有些偏見了…”
“好了!”
李建成卻是不耐煩的打斷了大長老的話,凝聲道:“想來本太子與周邊藩國開戰,與你濟世宗的祖訓並無多大關係。本太子來是跟你們談事的,不是來聽你講廢話的。有什麼問題,就一並解決了。”
“太子殿下說的沒錯,我濟世宗的祖訓確實沒有阻止人征伐四夷。隻是,若是沒有通過濟世宗的考驗,那麼就必須停止征伐。”
大長老劉碧風神色依然平靜如水,沒有絲毫的變化。
李建成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容,不屑的說道:“你們濟世宗的考驗?本太子若是所料不差。怕也是隻有用武力解決了吧!”
“太子殿下說的對也不完全對!”
劉碧風淡淡的回了一句。平靜的說道:“我濟世宗的考驗有三道,前兩道乃是通過我等四大長老以及宗主。不過,若是連這兩道都無法通過,就更無須論第三道了。”
李建成眉頭微挑。劉碧風四個長老聯合的實力並不比他差。至於劉亦菲這個宗主的實力。李建成更是一點都看不出來。若是李建成沒有料錯的,怕是實力已經到了地宗師境的巔峰或者已經到了天宗師鏡了。而且,還有第三道考驗。難道是比劉亦菲還難過的考驗?
“劉亦菲小丫頭,本太子倒是好奇,你如此年齡實力卻到了如此地步,究竟是如何來的?”
“這是我濟世宗秘法!上一任宗主可將自身的內力傳到下一任宗主的體內,雖然不能完全吸收,卻也能有個七八成。”
劉亦菲倒是沒有隱瞞,很乾脆的回答了李建成的問題。
“嗬嗬,既然這樣,怕是沒人能通過你們宗主這一關的考驗吧?”李建成又是一番冷嘲熱諷,濟世宗掠了他的老婆,李建成自然沒必要給什麼好臉色。能打擊她們就打擊,反正也不耗費他什麼。
劉亦菲聽得是委屈不已,自己都已經這麼乖巧的回答了他的話,為何還要如此傷人。
“太子殿下這句話倒是說錯了,自古以來便有一人通過了宗主這一關的考驗。隻是,他最後未能通過第三道考驗。否則,我濟世宗便早也不存在了。”
劉碧風很平靜的回了一句,不愧是大長老,對於宗內的事情知道的就很多。至少,劉亦菲這個宗主就不知道了,沒看到這丫頭此刻都忘記了李建成對她的冷嘲熱諷,一臉好奇的望向大長老。
“這件事在我濟世宗之中有記載,此人太子殿下想來也曾聽聞,便是那漢武帝劉徹時的大將軍霍去病。”
“霍去病!”
李建成兩眼瞪得老大,霍去病他當然是聽過了,想來是每一個熱血青年,也都聽聞霍去病的事跡。十八歲的大將軍,率兵橫掃匈奴,驅逐韃虜,哪一個少年不向往?隻是,不成想原來霍去病還與這濟世宗有關係。
“昔日大將軍橫掃四夷,也是觸及我濟世宗祖訓。之後,我等濟世宗前輩將大將軍請來接受考驗,大將軍乃是驚才絕豔之輩,即使是宗主,也並非敵手。然而,大將軍最終卻是未能通過第三道考驗,最終落下病根,以至於英年早逝。”
劉碧風的話語之中,似乎有著一絲的惋惜。李建成倒是沒看出來,這大長老還會多愁善感。
其實,李建成在前世的時候就已經有疑惑了。霍去病乃是武將,這身體條件自然不差,怎麼會年紀輕輕的染病身亡,今天他在劉碧風這裡終於得到答案了。原來,是沒能通過濟世宗的第三道考驗落下病根,才走到那一步。
李建成估測了一番,霍去病當時接受考驗的時候年紀與自己差不多,而當時宗主的實力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他李建成也自信不會比霍去病差。隻是,讓李建成心驚不已的卻是第三道考驗,究竟是什麼東西,不僅無法通過,還會落下病根。
“想來太子殿下在好奇,我濟世宗是何人所創,又有何祖訓?”
“本太子雖然好奇,不過這些與本太子無多大關係,知與不知又有何差異。”李建成神色平淡。根本就沒有追問的意思。
“大長老,太子殿下不知,我等自然有義務為其解惑。”
劉亦菲坐在石椅之上,輕聲說了一句。不過,劉碧風等幾名長老哪個不是心思敏捷之輩,劉亦菲的心思她們自然都懂。劉亦菲性子跳脫,不是一個能靜得下來的主。因此,濟世宗之內關於宗門的一些記載,她根本就沒去觀看。最終造成的結果便是劉亦菲對於宗門之內的事跡,都不甚了了。至少。劉亦菲她隻知道這濟世宗的創始人是誰。至於原因還有一些經過神馬的,她就一點都不懂了。
“是,宗主!”劉碧風對著石椅上的劉亦菲應了一聲,而後望向李建成。繼續用她那如同冰塊般的話音解說起來。
“我濟世宗的創始人有二個。乃是祖師張良與祖師母劉芸。”
“張良和劉芸?”
李建成有些驚訝了。他沒想到竟然是張良和劉芸。張良是誰,想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劉芸知道的人就沒有幾個。因為史上。並沒有記載劉芸此人。
昔年漢高祖劉邦後宮佳麗十餘人,然則卻是最寵戚氏。劉邦尚未稱帝之前,與西楚霸王項羽爭相交戰,劉邦的老婆、老子都不在身邊,這才有機會認識了戚氏,並且戚氏為劉邦懷了身孕,產後卻是一女子,之後在戰爭的時候遺失了。因為是女兒,劉邦和戚氏並沒有太過上心。而後,劉邦稱帝之後,這個失散多年的女兒終於找回。隻是,因為當時劉邦年老,戚氏在呂雉麵前活的是戰戰兢兢,因此並不敢相認。後來,劉邦將其封為天元公主,賜名芸,讓張良照顧。
很老套的故事,張良和劉芸二人處下感情,而後張良與劉芸歸隱,創立了濟世宗。不過,劉芸要是知道她母親戚氏的悲慘遭遇,怕是就不會這麼安心的歸隱了。
“祖師母去世之後,祖師亦是身心憔悴,無心獨活,便用剩餘的壽元施展秘法,窺視天機。而後便留下祖訓‘華夏不得肆意征伐四夷,否則必會為我華夏帶來彌天大災,唯有通過三道考驗之人,方可!’”
“嗚嗚嗚,祖師和祖師母的感情真是深厚…”
劉亦菲的嗚咽聲傳入李建成等人的耳中,李建成等人都感到無語。在場之人都在思考祖訓的問題,唯有劉亦菲一人在想那張良與劉芸感情的問題。果然還是個小丫頭!
“你們怎麼了,難道祖師和祖師母的故事不感人麼,嗚嗚嗚…”
見眾人無奈加無語的望著自己,劉亦菲秀眸之上掛著一絲晶瑩淚花,梨花帶雨的看向李建成等人。
李建成此刻卻是感到一些凝重,像張良、李淳風、陳靖仇他們這些卜算之人的話,李建成還是有些相信的。以張良的秉性來看,留下的那一句話絕非是在開玩笑。隻是,李建成卻不是很明白,征伐四夷會有什麼危害?
一股陰雲,卻是在李建成的心中久久無法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