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各位大人,我等且先看看這亭子之中,太子殿下又留下何等名垂千古之言。。”
那工部侍郎倒是機靈,適時的替李淵和唐儉幾人排憂解難,同時又不輕不重的拍了李建成一記馬屁。頓時,幾人的目光都掃過來,覺得這家夥忒有前途啊!
“博尚所言正是,陛下、太子殿下先看這亭子中的名言才是正理。”
段綸也緊跟著說了一句,李建成本就不過是存心惡一惡李淵和唐儉幾人,看他們拿自己說事。此刻段綸和工部侍郎孫博尚都這麼賣力的替李淵他們解圍,李建成自然也不會抓著不放。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妙,端的是妙不可言!”
這座亭子中的名言,再次讓李淵和唐儉幾人心中激蕩。不過,已經有了之前的經曆,眾人也沒有太過激動。
“太子殿下收服龍泉、吐穀渾、渤遼等番邦小國,將我華夏禮儀仁德傳播四方,揚我華夏之威。且太子殿下無如漢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是吸收各類文學流派,使得我大唐各種思想流傳,重現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之昌盛現象。這一切,都可用這八個字來體現。微臣對太子殿下的敬仰之情,已經無法用語言表達了。。”
唐儉朗聲說著李建成以往的所作所為,言辭甚是激昂。從他的眼神之中可以看出,他對李建成的敬仰確實如他所說。
人生在世,無論從哪一方麵都能做到李建成這般,真的是已經不能用天才來描述,隻有妖孽才能詮釋。心中已經把李建成當妖孽看待,他自然是不會說出口。心裡想著,跟說出來那意義可是不一樣。
“儒家思想盛行數百年,然則仁義的思想卻是讓大多百姓失去了該有的血性。或許,也正是因為自漢以來正統的地位,使得他們不曾想過與時俱進。拿著孔孟之道說事,卻是讓人的思想固化。所以,新的思想就必須誕生,百家爭鳴之事也勢在必行。官員之中多是儒家子弟出身,雖然他們不敢明著反對太子殿下的政策,暗中卻是會打壓那些非是儒家出身的官員。”
唐儉、裴寂和竇威三人雖然亦是學的儒家思想,然而他們卻並非是那等頑固不化之輩。跟隨李淵起事的他們也是明白。儒家思想確實有很大的迂腐性。
就如李淵當時攻入長安,卻不能直接稱帝,而是要扶持楊廣的孫子楊侑為帝,好看的:。若是不這樣做,那李淵的行為在百姓們的眼中就是謀朝篡位,名聲決然不會有多好。。其後,經過一年的發展。楊侑在擔憂自己隨時都有丟掉性命的情況下,才不情不願的把自己的皇位傳給李淵。李淵在推辭了三次之後,才勉強的接受。隻要是稍微有一點見識的讀書人都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天下百姓多是目不識丁之輩,他們根本就不明白這些事。隻知道李淵的皇位是楊侑傳來的,那就沒什麼好詬病的。
“哼。這些人還真的以為若是沒有他們儒家子弟便無法治理天下。若是惹火了本太子,便讓他們見識、見識本太子的手段。”
李建成冷哼一聲,表情冷酷的說到。
百家爭鳴的存在,才能激起思想碰撞的火花,那麼當百姓的思想開化之後,許多東西才能更好的接受。若是有人想要阻攔他的規劃,那麼李建成不介意用狠辣的手段讓他們知道,擋在百家爭鳴道路前方的。隻有死路一條。
唐儉等人聞言俱是身子一寒,他們自是能夠聽出李建成口中的殺氣。他們相信,李建成絕對做得出來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