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船底下才會真實的感覺到它的龐大,三十多米的船高,近一百八十米的長度,流線型的艇身在陽光下顯得那麼的優雅挺拔。遊艇和大船最大的不同就是船尾,遊艇是降尾,船頭和大船一樣甲板有十多米高,但最後麵的露天甲板離海麵也就是一米多,以方便垂釣和進行潛水。
棧橋在船尾二層甲板,一上去是個一個半臨空的大廳,擺著沙發桌椅,有酒水吧台,這裡是船上的接待廳,整個大廳的後半側是沒有牆壁和窗子的,直接和外麵聯通。
這一層除了這個大廳和一個公用衛生間以外,整層都是客房,就是正麵看甲板下麵那一層,房間的舷窗開在船體側麵。
再上一層是平層甲板,最前麵是直升機升降台,後麵是遊泳池,中間就是中間娛樂區,這一層全是吃的玩的樂的,人們可以在室內找樂兒,也可以走到甲板上吹風看景或者躺下曬太陽,或者到中間的公園裡坐一會兒聊聊天兒。
從娛樂層再上去是兩層貴賓區,房間檔次比下麵要高出一截,每個房間有全玻外牆和一個小陽台,隻有一圈客房,中間是鏤空的,在走廊上可以直接看到下邊中間公園。
貴賓區上麵分為兩部分,前麵是駕駛艙,後半部是劇場,會議室還有功能室。再往上就是最小的頂層了,隻有一個大套房,有客廳和一個小遊泳池,有一塊露天甲板用來休息。這是主人艙,擁有全船最佳的視角。
遊艇和郵輪最大的區彆是,遊艇是從甲板層開始,往上逐級縮小的島型結構,用來保持船的流線,增加速度和穩定性。這艘船甲板層麵積有近七千個平方,縮四圈到了第五層張興明的主人艙這層就隻有一千多平了,居於全船的最中心。
船上的工作人員住在負二層,甲板下第二層。船上的設備在負一,那就是海平麵下了。
工作人員按照名單給大家安排艙位,指導設施使用,介紹船上功能,忙活了一個多小時,總算把所有人安排妥當,遊艇已經收了棧橋,長鳴一聲,慢慢駛離碼頭。
沈韻秋前來送行,下船的時候有點兒不是心思,張興明隻好承諾一個月後親自回來接她,這才好了點兒。老媽看在眼裡,歎了口氣沒說什麼。
所有人都跑到甲板上看船出海,看著碼頭越離越遠,地球在眼中變成弧形,四周越來越開闊慢慢變成水的世界,風越來越大,浪也大起來,海水變得黝黑深遂,一瞬間每個人都突然感覺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在大海麵前,即使是這麼大的一條船也不過是一個白點兒而已。
張興明一家人站在五層甲板上看著大海。五層套房有大小六間臥室和兩間書房,一家人輕鬆住下。
老媽攏了攏海風吹亂的頭發,說:“這會兒才感覺人太渺小了,也太厲害了。”
張興明持著姥姥,問:“姥,感覺暈不?要不要躺一會兒?”
姥姥雙手抓著圍欄,看著遠處的海麵,說:“不暈,小時候漁船我也上過,暈什麼?這一晃啊,一輩子嘍,好幾十年沒看過海了。這裡能有大魚啊,深海裡的魚好吃,有營養。”
張興明笑著說:“行,一會兒我給你釣去,晚上弄給你吃。”
姥姥搖搖頭說:“釣不行,得網,拿船拖,那一網上來呀,烏泱泱的,就從裡麵挑,挑好的買下來。那會兒什麼龍蝦螃蟹,有甲的帶蓋的誰吃?窮人家才吃。都挑大魚,深水魚。”
毛嬸說:“原來豬下水還沒人吃呢,都拿去做香腸,現在你看看多貴?人哪,這輩子都說不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