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七百人就敢先登衝鋒陷陣,這隻軍隊加上那些並排縱馬在前麵的五百騎兵,足足兩千人,其戰力可以想象有多強!
他當然不知道虎賁衛乃至整個冠軍縣七千士兵都是袁珣以後世軍訓的大致方法訓練出來的,能達到如此整齊並不出奇。
“君侯,你的虎賁衛頗為訓練有素啊!”高順一麵回頭看著那些目不斜視默默行軍的虎賁衛,一麵無不感慨的回答道。
袁珣騎在夜照玉上咧嘴一笑,謙虛道:“哪裡,怎會如從之你的陷陣營精銳?”
高順認真的搖了搖頭,直直盯著身後虎賁衛道:“君侯謙虛了,末將不過匆匆見過虎賁衛兩次,一次是君侯與董卓對峙之時,一次便是現在,你的虎賁衛進退如臂使,令行禁止,真正符合兵法中疾如風,徐如林,侵如火,動如脫兔、不動如山的真諦,當真是不可多得的精銳之軍,縱是末將帶著陷陣營遇到虎賁衛,也不敢輕言獲勝。”
袁珣微微一笑,頗有幾分深意的笑道:“你我隻怕不會在戰場上對上。”
廢話,他打定主意要拉攏高順,讓他成為自己麾下大將,將陷陣營的訓練經驗融合到冠軍縣軍中,哪裡打算和高順成為敵人呢?
高順也知自己說法有問題,不好意思一笑。
“隻是不知君侯的虎賁衛是哪位高人訓練,可是當日一戰驚人的黃將軍?”
袁珣知道,想要高順對自己好感加深,便要拿點乾貨吸引,便笑道:“不才正是在下。”說著,一臉高深莫測的看著高順,就差說“誇我,給我點讚,崇拜我,投靠我吧英雄!”
誰知道高順搖了搖頭很真誠的說道:“君侯莫要開玩笑,此軍之強大,必是一位沙場宿將訓練,君侯身上的名頭夠多了,這個練兵奇才的名頭,還是不要搶為好,君侯年紀尚幼,千萬不要好大喜功、欺世盜名,否則自毀長城為時已晚。
君侯才華橫溢,何必以虛名為榮?隻需過上幾年,自然能夠做的一番大事業啊!”
好大喜功?
欺……欺世盜名?
袁珣聞言臉都綠了,這高順真的是不會說話,一說話就是拿刀插你心肝腎脾,若不是袁珣心胸還算開闊,隻怕會破口大罵。
袁珣還沒說什麼,高順卻是自己反應了過來,立馬作揖道歉:“君侯恕罪,高從之無心之言。”
知道你是無心的,要不然把你牙拔了!
袁珣麵上尷尬,心中惡狠狠吐槽。
可是正當袁珣順了些氣,高順又道:“然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君侯千萬自省才是。”
“噗嗤!”
身後馬上的陳到聽到高順張口就給袁珣一頓教訓,再看袁珣那已然微微發抖的背影,忍不住一聲笑了出來,袁珣聞言惡狠狠朝著後麵看去,隻見不止陳到,幾個離得近的騎兵也是看天的看天,看地的看地,可從那通紅的漲臉和微微顫動的肩膀,也知道這些家夥忍得何等難受。
“笑什麼笑?誰敢笑!給我下馬跑回去!”袁珣惱羞成怒的惡狠狠叫道。
這群兵油子早就知道袁珣不是那般心胸狹隘的人,平素閒時也沒少跟士兵們打做一團,知他隻是轉移話題開玩笑不是真的發怒,也不理會,隻是憋得心癢毛抓辛苦的緊。
“君侯,對待兵士不可如此,倘若士卒犯錯,依軍法行事,哪能把手下當做出氣筒隨意打罵體罰?為將者應賞罰分明!”
就在這時,高順又在旁邊苦口婆心的勸道。
袁珣徹底沒了脾氣,原來這廝就是個麵冷心熱的,他認可你的表現就是對他看你不順的點直言不諱,活脫脫就是個唐僧啊!
“高將軍教訓的是……”
袁珣哪裡還敢辯解,生怕這家夥再找到什麼自己的缺點,隻能有氣無力的揖了揖道。
“噗!哈哈哈哈哈哈哈!”陳到實在是忍不住了,一麵抱著肚子看著吃癟的袁珣大笑不已,一麵狠狠拍著自己大腿,一時間是笑的前仰後合。
陳到一笑,彷如傳染一般,周圍的騎兵紛紛大笑起來。
袁珣紅著臉忍不住轉身狠狠一瞪陳到,這家夥不僅不收斂,反而一邊笑一邊指著他:“哈哈哈哈,笑死我啦,君侯你的練兵之法在冠軍人人敬佩,現在我才知道,你是欺世盜名,而且好大喜功,哈哈哈哈哈!”
“閉嘴!給我下來牽馬走!”袁珣終於忍無可忍,惱羞成怒喝道,喝完也不管陳到,黑著臉轉過頭。
高順聽了陳到的話,哪裡還不知道自己誤會了袁珣,一時間也是尷尬的看著袁珣,不知說些什麼好,過了半響後,才訥訥道:“君侯……這……是在末將有眼無珠……”
袁珣也不是真的生氣,不過有些沒麵子,苦笑說道:“其實從之說的也沒錯,我這練兵之法的確是從一古代殘卷得來,因為有些缺陷,又在結合師兄們的意見中改進的……”
他還沒說完,陳到在後麵的聲音就傳了過來:“君侯何必自謙!你改進的不過是鴛鴦陣,可是隊列訓練和軍令訓練可是你一手草創,冠軍士兵誰人不知?省的有人狗眼看人低!”
“陳叔至!是不是走路沒法讓你閉嘴?非得來個十公裡越野才行?”袁珣轉頭喝道。
“不說就不說……”陳到還是在十公裡越野的淫威下屈服,嘟囔一句,瞪了一眼高順不再說話。
高順也是尷尬萬分,有意提陳到求情,又不知從何說起,況且他知道陳到此時因為他辱及自己主將,正對自己不滿,即使他為陳到求情,陳到也絕不會領情,這個大不了袁珣幾歲的青年隻怕也是個心高氣傲之人。
其次是高順駭然發現,即使陳到和幾個騎兵下馬牽馬而行,整個隊伍也沒有因為此隊形亂了半分,心中更是對虎賁軍好奇不已。
從陳到的話中,他聽出袁珣說的練兵之法,不過是一種陣法,可是軍容隊列乃至整個軍隊令行禁止的情況是訓練方法是袁珣親自草創,心中對這位少年君侯的佩服也開始油然而生。
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袁珣能以七千郡兵打敗五萬黃巾軍,也不是世人胡吹的,倘若他高順手下有這麼一支七千人的部隊,能夠據城而守適時出擊的話,彆說是五萬人,即使十萬人,他也有信心打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