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長沙。
郡治之中傳來一聲歎息。
“唉……”
一身梁冠官服的孫堅放下手中袁隗的討董檄文,付膺長歎道:“想不到短短半年,洛陽風起雲湧,朝廷烏煙瘴氣,連老太傅和太仆都身隕洛陽……董仲穎啊董仲穎!
倘若當年張伯慎能聽我之言,早日誅除董賊,何以天下有此浩劫啊!”
孫堅和董卓時有仇的。
當年張溫平涼,董卓作為平涼右路破虜將軍一直保留實力,聽調不聽宣,出工不出力,張溫頗為無奈,時任張溫先鋒大將的孫堅曾諫言張溫,召董卓入營一舉誅殺。
可惜張溫性格懦弱,外加蕩寇將軍周慎也是袁氏門生,和自稱袁氏故吏的董卓有同門之誼,極力反對張溫殺董卓。
張溫懼怕袁氏權威,是故對孫堅的建議視若無睹。
而董卓得知此事後,一直對孫堅懷恨在心。
孫堅性格剛毅正直,又是沙場宿將,手下黃蓋,祖茂,韓當、程普四員大將皆是難得的猛將,彼時就連董卓也奈何不得。
可是奈何不得並不妨礙董卓暗自在背後下絆子,董卓因在平涼之中損耗最少,甚至是唯一打過大勝仗而沒有敗於邊章韓遂之手的人,得以被靈帝封為並州刺史,封列侯。
是故在張溫柵車入洛後,孫堅沒了靠山,一直被董卓所為難。
之後皇甫嵩接替張溫成為平涼主帥,不是皇甫嵩嫡係的孫堅隻得帶著部將回到壽春,之後又被征辟為長沙太守。
其實孫堅這個太守乾的也不是很順心,長沙郡地處荊州南麵,南接交州,地廣人稀,環境惡劣。
還時常受到交州百夷的侵擾。
如此也還好了,畢竟孫堅是大漢難得的將帥,他豈會怕區區百夷蠻族侵擾?就算是區星造反,照樣被他陣前所殺!
最讓孫堅難受的是來自時任荊州刺史王睿的責難。
王睿乃是琅琊王氏出身,以文德舉茂才一路當上荊州刺史,孫堅剿滅賊寇之時,不在乎王睿政令,屢次跨境作戰,引起王睿不滿,是故無論是壓製孫堅功勞,還是當眾以武夫之名折辱孫堅,屢屢刁難。
使得孫堅頗有功勞卻不得朝廷所見,一直委身於長沙不得動彈。
“那按照主公的意思,當相應袁氏號召,北上討董?”
坐在下首的老將程普首先開口。
孫堅堅定的點了點頭,朝著北麵拱手道:“我孫文台深受漢恩,才能以白身有今日太守之地位,為朝廷討逆責無旁貸!莫說老太傅已然發文天下,就算是沒有人號召討董,我也欲前往洛陽誅滅董賊,還天下太平!”
孫堅又舉起一封黃麻紙信道:“這是後將軍發來的召文,召我去汝南彙合前往討董。”
他展開那書信道:“後將軍已上表我為破虜將軍……”說著深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並承諾我,倘若討逆成功,表我為豫州牧。”
“豫州牧!”
聽得孫堅說完,不但是程普,就連韓當黃蓋和祖茂都是驚呼一聲。
且不說州牧乃是集軍陣為一身的封疆大吏.
就說豫州乃是中原中樞要地,州府數百萬民眾,錢糧充沛,若是當上豫州牧,可謂穩坐天下諸侯第一序列的位置!
“可是……後將軍的話能信麼?”
程普遲疑問道。
孫堅眉頭微皺,然後鬆開道:“袁氏乃是天下仲姓,當時若董卓不是自詡袁氏故吏,為周慎所護,某家早已讓他身首異處,哪有今日天下之亂?有了袁氏支持,我孫堅當脫去‘武夫’惡名,成就一番大業。
後將軍乃袁氏嫡子,袁氏因董賊遭逢大禍,老太傅和太仆慘死洛陽,後將軍身懷血海深仇,怎能不為天下先?
此時我已然算是破虜將軍,至於豫州牧,倘若董賊死於我手,平我和其多年恩怨不說,也成為了袁氏嫡係,豫州牧不與我與誰?”
孫堅此言一出,四位大將皆是點頭稱是。
“主公……那這長沙太守呢?”
韓當問道。
孫堅哈哈一笑道:“長沙郡窮山惡水,困龍之地,可惜它作甚?北上中原我們才是天高任鳥飛!”
說完,孫堅問道:“我們有多少兵士,多少糧草?”
程普叉手回道:“郡兵加上我江東子弟共計一萬三千人!隻是……我們長沙土地貧瘠,山地密布,糧草怕是不足……”
現在的長沙可不是後世的長沙,現在的長沙毗鄰雲夢大澤,根本不適合農業生產,是故長沙一郡人口不過十萬餘戶,南邊還靠著環境更加惡劣的交州。
真正民富糧多的是更北麵的襄陽江夏新野一地。
孫堅目光精芒一閃,冷笑道:“哼!他王睿不是自詡大漢名士麼?作為荊州刺史,不思報國可不應該,我們沒糧,襄陽可是糧草豐腴!管他借!”
韓當搖頭道:“那廝心胸狹隘,哪有這般好說話?”
孫堅冷道:“我平日忍他乃是不想背負不敬上官的汙名,此時我帶兵北上乃是義舉,他若敢為難,那就是與朝廷為敵、與天下為敵,彼時我還能忍他不成!”
孫堅第二天便掛印辭官,帶著十四歲的孫策和四位大將領一萬五千江東子弟兵踏上了北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