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正在院子裡殺魚。
原來黃德磊過來賣魚順便送了兩條過來,正殺著呢。就看見黃豆和黃桃拎著魚來,連忙伸頭往她們身後看:“孩子呢?”
“他們下午要去看抓魚,不肯回來。”黃桃放下魚,準備挽袖子幫忙。
張伯趕緊揮手:“彆動彆動,去看孩子去,彆讓他們亂跑,這些我和你娘來就行。”
黃桃的婆婆也拿了一把刀出來,屠夫家,就是刀多。
“你們怎麼送這麼多魚來,都是抓的嗎?哎呦,這條可真夠大的,咋還給我們送半截來?”黃桃的婆婆邊說邊開始殺魚,手腳利索的很。
黃豆蹲下來身子,指著那條剁一半的魚說:“這條是大山和姐夫抓得,二十多斤呢,我們晚上吃魚頭,這個一家一半醃起來。”
“行,醃起來曬個大半乾給你們帶回東央郡去。”張伯說完也不留她們喝茶:“快回去,看好孩子。”
姐妹倆看張伯擔心孩子,也不坐了,起身出了院子往回走。
到家裡才知道,四個孩子又鬨著趙大山和張小虎他們,現在又被帶去抓魚去了。
趙大川又去地裡看著了,家裡雇傭了一批村民,農閒幫忙開溝,給工錢,不供飯。雖然不要趙大川動手,每天卻要去看著他們。
姐妹倆又急忙往河灘趕,四個孩子,深怕他們看不住,掉河裡就麻煩了,天氣還是很冷的。
到了塘邊,才看見,趙大山和張小虎都沒下去。吃了飯,魚沒有上午剛拖過網那麼多了。下麵的人卻比上午多了,中午從地裡回來聽說的人都過來抓魚了。
幾個半大小子也光了腳在水邊走來走去,用網兜在水裡撈那些已經被攪混了的魚。
彆說,確實可以撈到漏網之魚,不管大小,終歸是歡喜的。
有趙大山和張小虎在,帶著四個孩子,黃豆和黃桃還有黃小雨樂得輕鬆,索性把孩子交給他們看著,她們回去幫忙殺魚醃魚去了。“
這一天,黃港村家家戶戶都在煮魚。
黃豆和黃桃親自動手,做了一鍋魚頭豆腐,又做了一鍋雜魚鍋貼。
晚上是全魚宴,滿院飄香。
這樣的日子果然是熱鬨而又溫馨,是在東央郡感受不到的。
洗了澡,跑了一天的航哥兒已經睡著了。
趙大山和黃豆坐在燈光下聊天,窗外是安靜的夜。
“趙大山,你喜歡這種捉魚種地的生活,還是喜歡行船拉貨跑商的生活,或者是在東央郡,開幾家鋪子,收租的生活呢?”
黃豆依靠在趙大山的懷裡,微仰頭看向他的下巴。
“說不清楚,船開久了,就想上岸。地種久了,就想不種地,能去開個鋪子也好。一件事情做就了,就想換一種活法。”
趙大山的目光看向窗外,小的時候他為溫飽而活,後來跑船為掙錢而活。再後來,他想給老婆孩子一個好的生活而努力。
現在,如果讓他選擇,他寧願安貧樂道,黃豆身體健健康康,他們能有一群小崽子,跟在他和黃豆身後。
“趙大山,如果我們沒有孩子,我們就把航哥兒撫養成人就行了。我不想抱養彆人家的孩子,誰家爹娘也舍不得把自己的孩子給彆人。”
黃豆把頭在趙大山的懷裡輕輕蹭了蹭,這個懷抱,溫暖而安心。
“好。”
伸出手,捋了捋黃豆垂散下來的發絲,柔軟而光滑,帶著沐浴後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