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匾額(2 / 2)

“顧訓導既無家眷,又無需租房,也不雇隨從,怎麼會缺銀子使呢?”

顧北安隻好一一言明。

“哎呀,為何不早說,我有一計,顧訓導聽聽看使不使得。”

孫教諭當官不咋地,經濟頭腦還算不錯:“書館隔壁住著一戶人家,吾妻認得,因日子拮據經常幫人漿洗縫補換銀錢,顧訓導若願意,給六百文一月,叫那家人每日早晚做好食物送來不就是了,這樣可比在外買劃算,不過一頓四人餐隻有十五文錢,按照這個標準,日日有細糧肉食吃是不能的,也就是雜糧饅頭白粥,小蔥豆腐一類,顧訓導要想加餐,就當日多給十文八文的,叫割些肉買尾魚做添菜,不然沒有賺頭,人家也是不肯的。”

“好主意,那麻煩大人幫忙牽線了。”顧北安一琢磨,深覺可行。

至此,一直困擾的吃飯問題便解決了。

隔壁人家光婆媳女兒加一起就有四位,勞動力充沛,極其爽利的答應下這份差事,人勤快也準時,無論刮風下雨,熱氣騰騰的飯菜一定準時送來。

不過,為了多掙銀子,那菜裡是極少見葷腥的,顧北安想開葷了就提前給十文錢添肉菜,三兩天添一回,也不過再多花一百文錢,這樣算下來夥食費竟比他一人吃的時候差不多,並且更方便,坐在家中就能吃上熱乎的飯菜。

轉眼到了三月,沈長林沈玉壽終於得空放假兩日。

書館一般初一十五放假,但因顧北安也是那兩日休沐,正好有時間全天教學,所以新書館的放假時間為月底的最後兩天。

錢壯近日在縣城一家糧鋪打短工,偶爾會來看看兩個小侄子,早早知道了他們放假的日子,這日特來送他們回鹹水村。

路上,風柔柔的吹在臉上特彆舒爽,錢壯一手拎著一個大步走著:“這些日子想家嗎?”

兩個孩子齊聲:“想。”

“一開始的時候,我還經常做夢,夢見我回家了呢。”沈玉壽說道。

沈長林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夢見,我養的那些雞……”

畢竟是成人芯子,沈長林沒有沈玉壽那般戀家,但是那些雞實在叫他牽腸掛肚,憂心它們吃不好不下蛋,這樣將會損失一大筆的雞蛋錢。

“哈哈哈哈哈哈哈——”錢壯爆發出爽朗的笑聲,“你個小財迷。”

等回到家中,沈長林才發覺自己多慮了。

錢氏羅氏不僅將原有的雞照顧的很好,還新抱了一窩雞仔回來,如今有三四兩重了,在院裡嘰嘰喳喳叫著撒歡。

原先家裡雞養的少,一個是沒那麼多飼料喂養,二個雞蛋拿到鎮上去要蹲很久才能賣出去,但沈長林讓雞蛋有了銷售的路子,錢氏嘗到了甜頭,她就將心思放在了上麵,至於飼料,挖蚯蚓挖野菜配上娘家送來的糠,將雞養的又肥又壯。

“在書館學的怎麼樣?”

“顧大人待你們好不好?”

“飲食可合胃口?”

錢氏有問不完的話,期間她與羅氏去縣裡看過兩回,上次見麵是十日之前,那些問題也都是問過的,但她仍不放心。

“在書館學到了許多新東西,顧大人極好,很照顧我們,三餐都有熱飯菜,隔兩日就吃一回肉,賀家也常送菜來。”

聽沈長林這般回答,錢氏稍安心。

“奶奶,不用擔心我們。”沈玉壽也在一旁寬慰。

錢氏摸摸乖孫兒的頭:“你們也不必擔心家裡。”

過了一會沈如康提著大草魚進來院子,原來一早他就去丁子仁家買魚了,預備叫媳婦燉上一鍋鮮香麻辣的酸菜魚叫兩個小子開胃補身。

吃飽喝足後,大人們在陽光下選著春耕時要播的種子,其中一包有點特彆。

去年沈長林花三十文買了一包不知名的種子,秋日播下去隻零星發了一點芽,大部分是枯種,加上原主老爹留下的地過於貧瘠,家裡又沒有多的勞力侍/弄,最終隻有十幾株順利長大。

沈長林認出來這是西葫蘆和草莓,他很興奮,這兩樣食物在這沒有見過,物以稀為貴,說不定能賣上好價錢。

但果實太少了,所以去年收獲後除自家人嘗了一些,其他的都收集成了種子。

“奶奶,把這些種子都種下去吧。”

錢氏有點猶豫,不過回憶起西葫蘆和草莓可口的滋味後,她又有幾分動心,琢磨一會後點了頭:“種!就算不成也就虧點肥料錢和力氣,凡事要試試才知道嘛。”

沈長林經常將試試掛在嘴邊,養雞賣蛋、繡應季荷包都是他試出來的,小心謹慎的家人逐漸被影響,變得更樂於變通和嘗試,就連沉悶的沈如康,近日也研究起怎麼編更好看更舒適的竹席、竹籃子、竹筐子了。

假期隻有兩日,第二日午飯之後兄弟倆又得回縣城去。

錢氏裝了雞蛋和瓜果菜乾讓他們拿去做添菜,又各給了一百文錢塞在荷包裡,孩子出門在外,身上有點錢她放心一些。

“奶奶,爹,娘,我們下月就回來,你們不必掛心,我和玉壽會互相照顧的——”

沈長林話音未落,突然聽見外頭一陣敲鑼打鼓,不由的扭頭看去。

隻見裡正劉行走在前麵,後麵有幾個人抬著一塊匾額,上書四個大字——元元之民,赤子之心。

“彆愣著,快抬到家裡去!”裡正熱情的說。

錢氏認不得匾額上的字,急忙求助沈長林:“上麵寫的啥?”

“意思說咱們很善良,是好百姓。”

裡正笑的嘴都合不攏:“沒錯,不愧是縣裡讀書的,就是這個意思。”

原來上次縣令隨手所寫沈長林之事傳到知府那以後,又被知府當做本轄區的善跡寫到了給巡撫的公文裡,巡撫大人批注“元元之民,赤子之心。”

顧北安聽說後,老瓶裝新酒,用升官那套忽悠縣令造了一塊匾額給沈家送去。

永清縣生員稀疏,沒有縣學,如能建成,必是一筆漂亮的政績。

作者有話要說:本文準備周四入V~當日淩晨萬字更新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