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節目結束了,但觀眾們的熱情卻一發不可收拾了,這麼好的節目,隻看一遍怎麼可能夠。
一邊發著微博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感受,一邊刷著夢工廠的網站等著網絡版放出,
“快點啊!”
“怎麼還沒放出來!”
“不是非得等到12點吧?”
“坑主你給我粗來!”
“小師妹呢,快把我家洛天依放出來!”
“我要再看一遍,速度的!”
......
夢家官方微博和某台微博瞬間被“血洗”,而網絡版千呼萬喚始出來後,放出才一小時就破千萬的點擊率,火熱程度讓人瞠目結舌,毫無疑問的,又是一檔現象級節目。
還說什麼最近詩詞節目,某台再推詩詞類節目會麵臨很大的競爭壓力?
那也隻是你們鴨梨大,你們都開始背詩詞,搞競賽了?哦,那我們就唱詩詞好了。
輕描淡寫的就把收視率給統治了。
到了第二天,巨大的反響才真正來臨,微博和朋友圈繼《見字如麵》之後,再次被《經典詠流傳》刷爆!
“網友評分9.8!《經典詠流傳》了解一下?”
“以歌和詩,以情化人,作百般新曲,唱千年詞章!夢家聯手某台引領綜藝新潮流,再創文化節目新高度!”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而《經典詠流傳》卻成功讓詩詞與音樂、古典與時尚、中國與世界的對話凝練並磨合出了‘共同心聲’,讓曾經在曆史長河裡走散的詩詞和音樂在這個舞台上再次重逢,大放異彩!”
“曆千年而來仍能動人肺腑,這亦是古典詩詞本身凝聚的藝術感染力。欣賞《經典詠流傳》節目,於潛移默化中重溫詩詞之美,和古人隔空對話,追古溯今。
質樸的吟唱,傾情的演繹,每個歌手都將自己的人生體驗熔鑄在詩詞中。詞與情緊密交織,傳統文化穿透歲月的時代感和深層的感召力,一開嗓,聽眾就立馬淪陷,隨後,欲罷不能!”
“接地氣,講創新,耳熟能詳的歌詞搖身一變,成了口耳傳唱的‘時髦歌曲’,冰冷的古典文化又一次大熱,再一次獲得溫度。從小背誦著詩詞長大的年輕一代更是難以相信:‘原來古詩詞還能這麼玩!’
古詩配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如此既不失文化的厚重感,又為詩詞注入了時代新氣息。《經典詠流傳》雅俗共賞,集文化屬性、藝術性、傳播性於一體,它古舊詩詞“改頭換麵”,而內核不變,隻默然一轉身,就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一首首“詩與歌”,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高端的思想境界,輕盈而親和地走近大眾!
激活古典詩詞,讓孩子們既唱了歌,同時又熟悉了詩,這個意義非常之大,這樣的節目才是真正的好節目!”
......
超過100家新媒體大號發布節目相關信息,人民報、新花社、光明報等媒體都紛紛刊登評論文章,點讚叫好,
“為現代文明追本溯源,樹立文化自信。”
“傳統經典如何成為流行先鋒?某台又一次交出了一份新答卷!”
團團微博直接引用蘇落的話當標題:《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
就連教育部大佬都出來說要在學校推廣《經典詠流傳》節目裡的這種形式,
“希望節目裡的諸多經典詩歌能夠進入校園,成為大課間啦啦操的配樂,成為學生們平時隨口道來、張口就唱的作品。”
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