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洪導啊,你怎麼也被坑主教壞了,現在都沒一句實話了!”
“嗯,聽你這麼一說,我就放心了,這一定是一部很刺激的紀錄片!”
轉眼就又自顧自的嗨了起來,
“這部紀錄片坑主會玩什麼新花樣?”
“我覺得拍攝手法肯定會有出乎意料的變化!”
“嗯,有道理,坑主從不走尋常路,已經做好了被震撼的準備!”
“故宮耶!聽到這兩個字就知道不可能安靜,史詩級大片的既視感,想想就覺得興奮!”
洪胖子淚流滿麵,隻想掀桌!
罷了,愛信不信。
提醒是多餘的,無需擔心觀眾期待感過高,新紀錄片會反響平平不及預期。
這和蘇落一係列的成功在前根本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隻要看到成片後,洪斌相信觀眾們的心就會自然而然的靜下來的,好作品就是有這種魔力,自己不就是這樣的嗎?
和《如果國寶會說話》不一樣,蘇落說要拍這樣的紀錄片時,反對的聲音有很多,洪胖子就是其中喊得最響亮的。
一部紀錄片能有多好看呢?還是關於文物這種冷僻題材的,而且在還是在故宮這種恢弘莊嚴、我等平民百姓就算進去溜一圈仍然覺得自己是個草民的地方拍。
被蘇落從芒果台挖過來後,每每有朋友或者親戚來北京,洪斌幾乎都得陪著他們去一趟故宮,外地遊客到了北京肯定會選擇去故宮看看,外國遊客來了必定也有去故宮看看,洪斌麻木到聽到“故宮”兩個字都有點犯暈。
而在普通人眼中,博物館裡的文物都是修複師都是不苟言笑的專家,以他們為主視角拍攝的紀錄片?
腦海裡“枯燥無味”四個大字在刷屏,這種主題的片子誰會去看?怕不是瘋了哦!
是的,蘇落就是個瘋子,所有的反對聲音都被蘇落以“反正整部片子也就150萬的投入,我就樂意燒錢!”,千金難買我願意!誰讓他是老大呢。
然而,當洪斌看到剪輯出來的成片後,短短幾分鐘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確實很平淡無奇,卻神奇的讓自己的屁股三小時都沒挪過。
赫然發現,故宮每年接待的遊客上千萬,許多人都是抱著有生之年一定要來看看這個曾經皇權森嚴的紫禁城的心態遊覽。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故宮,又有多少人了解故宮的文物、關心它們的命運呢?
當我們走進一個又一個展廳,看著文物綻放著自己的光芒,或許沒人能夠想到,這些陳列在玻璃櫃後麵某個書畫、某個瓷器、某件雕塑、某個鐘表都曾經斷裂殘損,被歲月侵蝕得破敗不堪,雖然它們曾經是那樣的璀璨奪目,甚至還是某位皇帝的心愛之物。
文物都能活過來,文物都能讓人覺得有溫度,那古代文物背後的那些鮮活的人和故事,又怎麼可能不吸引人?
所以自己是普通人,那個家夥是個天才吧,總能敏銳的找到能觸動觀眾心靈深處的點,又或者其實文物修複師那種生活和工作的狀態是他最想要的吧,也正是因為向往著這種生活,他才能找出這麼個題材拍成紀錄片吧?
誰知道呢,反正每次請教他時,他就一臉裝逼的樣子嚷嚷著:
“廢話,老子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男人!”
讓人恨得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經驗老道的製作人,自己看這部紀錄片都會為之著魔,那觀眾們自然就也會有,所以,當務之急是,來桶泡麵撫慰一下自己受傷的胃......
“給我郵一袋海蝦回來!”
“你不是要減肥嗎?”
“滾,老子不減了!”
......
洪斌在夢工廠的高管群裡和蘇落扯起了皮,網絡上,網友對新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討論卻已經瘋狂。
熱議中,終於等到約定好的播出日子到來,觀眾們蜂擁而至,都在紀錄頻道守著,
“來!讓我看看,這部紀錄片有多正經!”
“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