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裡的角色都有對比,和李達康做對比的就是高育良,莽夫對書生。
拋去其他因素不談,高育良做事風格就和李達康完全不同,李達康麵對大風廠的員工安置費問題,三下兩下搞定,政府預支墊付,先解決掉眼前的障礙再說。
至於這筆政府預支的錢款之後怎麼處理?
再想辦法從山水集團身上找回來,指示孫連成時的意思是這麼樣的:
“把丁義珍招標不合理不合法的一切推倒重來,如果山水集體不接受這筆帳,那就把大風廠的地重新拍賣。”
在劇裡,山水集團是個大反派,但是仔細思考一下,如果山水集團沒問題呢?真的隻是大風廠自己的錯,那山水集團吃得虧又怎麼算?
是不是又一個新的“一一六事件”即將爆發?
山水集團找誰哭去?
而高育良書記講究的就是個中庸之道,也可以從劇中看出來,拋開他自己的利益訴求和彆有用心之後,沙瑞金在會議上指責漢東省官場的種種陋習時,高育良書記是這麼說的,
“如果這麼乾,乾部班子就垮了。”
言下之意無非是抓幾個典型的就行了,要是真的一個個查,那就是如老百姓所言:一查一個準!
講道理,誰沒點過錯?
矯枉過正都抓進去之後,誰來組織工作?政府要如何運行?
這就是矛盾所在。
這是個很強烈的對比,李達康是矛,高育良是盾。
那為什麼觀眾都覺得高育良虛偽,反而是李達康得民心,真正的原因可能觀眾自己都沒發覺,說白了還是那兩個字——純粹。
社會現實是很黑暗的,但大家心裡還是崇尚一種乾淨,一種真誠,所以李達康火了,火得一塌糊塗。
為什麼?
因為越質樸,越純粹,越動人。
李達康在劇中的行為就很乾淨淳樸,一心為民,家庭可以不顧,什麼障礙都可以想方設法去克服,這一點觸碰到了人們心中久違的感動。
他有七情六欲,他也得吃飯,他餓了之後也得狂戳,急的時候也罵人,簡單,真實。
你可以說他做的不對,但他就直來直往了,莽夫就莽夫,反正我就這麼乾了。
劇中的李達康的林城項目當時所有人都不理解,但是你看看現在?漢東省最閃亮的一張名片!
蘇落說要和某台合作時,誰都不理解,但你看看現在?
有風險嗎?
有!
但是我就是要做。
錯了我背鍋,對了呢?
看懂一部戲,能看懂人生。
蘇落和達康書記是有共同點的,再回到那個問題時,為什麼劇中每個人物都演活了,最受歡迎的是李達康,就明白了為什麼蘇落這樣的“對粉絲最不負責任的明星”也能成為“中國第一偶像”,楊寶貝恍然大悟。
一心想著gdp的李達康是純粹的,一心想著填坑的坑主心思也是純粹的,所以才那麼的動人。
真正吸引粉絲的,更多的不是因為蘇落的作品,而是他展現出來的純粹。
《人民的名義》開播前,所有人都不看好,粉絲們就急了,粉絲群裡,極度腦殘的“開電視睡覺”行為都在商討範圍中。
這可不是落哥粉絲們乾的事,落哥的粉絲群體的獨特性是全國聞名的,怎麼可能會乾這麼幼稚的事情?
到現在楊寶貝終於明白,粉絲們想維護的不是蘇落這個人,而是他們心目中的“純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