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70年代之前,香江的粵語樂壇都還沒有成氣候,隻是跟著歐美和灣灣的樂壇走,它還處在一個非本地方言統治的年代。民族小調和英美式流行曲大行其道,粵語歌隻是次角,真正意義上的粵語歌(時代曲)很少,出現的用本地粵語演唱的歌曲多由粵劇腔改編而成。並且香江的經濟在騰飛,日新月異,在西方流行音樂潮流的衝擊下,粵劇風格的唱腔也不易受新生代年輕人的喜歡,老舊的粵劇風格哪能與當時的歐美興起的搖滾樂鬥?
這就意味著,要麼粵語歌曲此後沒落,要麼他就得順應時代潮流,做出改變。
一段曆史講完,聽得大師姐緊張兮兮的,眼巴巴的看著蘇落,然後粵語流行曲是如何崛起成為香江樂壇主流的呢?
“是因為70年代的香江前輩天縱奇才,橫空出世創造了粵語流行曲,扭轉了局勢?”
蘇落咧嘴一笑接著說道,“咳咳,彆急,回望藝術史上每一個大時代,都必有傑出人物首先拉開帷幕,70年代的第一代香江香江粵語流行曲前輩無可否認的都是人中龍鳳,但是在師父眼裡,這隻是事件的偶然性。
為什麼這麼說,難道隻有70年代有天才湧現?50年代,60年代就沒有了?答案是否定的,任何年代都有翹楚,隻是為何偏偏是在70年代崛起呢?這才是師父最希望你學習的,寶貝以後可是要當夢家掌舵人的呀。”
許多人說粵語歌壇的崛起,是因為70年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前輩天縱奇才,改變了潮流的發展。
蘇落從來都不這麼認為,前輩的壯舉必須膜拜,但用掌舵者的眼光跳出框架後,簡單的思考幾個問題就明了了。
是不是沒有馬雲,就沒有電商?不是,互聯網發展進程中必然會出現電商,這是大趨勢的必然性。
這個時空娛樂產業落後,許多人說自己的出現是劃時代的,是不是沒有蘇落這個人,這個時空的娛樂產業就不會崛起了?不是,中國經濟騰飛之後,解決了溫飽問題人民必然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有需求就會有發展,這是大趨勢的必然性。
甚至,這個時空裡也沒有許冠傑,“輝黃雙聖”等粵語流行歌曲開山鼻祖,為何粵語流行曲在這個時空依然獨樹一幟,強勢崛起?決定因素依然是大趨勢的必然性!
“我們先來分析下,粵語流行歌曲崛起的必然性,成功三要素是什麼?”
大師姐舉起小手:“天時地利人和!”
蘇落繼續發問:“粵係歌曲音樂有著深厚的藝術底蘊,本身就有著不輸甚至要超越其他語種藝術價值,這是其一;在香江講粵語的人是最多的,有巨量的受眾,這是其二。那麼還缺什麼?“
大師姐再次迅速舉起小手:“天時!”
“答對了,在50~60年代裡,香江缺的不是天才,而是天時。為什麼香江粵語流行樂壇在70年代興起,因為風來了,一場雨後,種子萌發破土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