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照見真我(2 / 2)

楚鹿人也看了眼金輪,倒是沒有為難一具屍體的意思,不過還是開口問道:“趙無視之事,大師也已經看到,準備如何應對?”

“今日之事,我自會實言告知忽必烈。”鳩摩智隻是實話實說,頓了頓之後說道:“我之前也知,鐵膽神侯野心甚大,卻沒想到……若是放任其胡作非為,宋國怕是將有一劫。”

臉上滿是慈悲之色,不過並沒有做些什麼的意思——畢竟他也做不了什麼!

總不能去拜謁宋國皇帝,告訴他趙無視要造反吧?怕是鳩摩智要先被剁了……

恩,即使小皇帝相信了,又能有什麼幫助?

至於武力抵抗便更不可能……

鳩摩智雖說深受大乘佛法影響,不過依舊是密宗的根底,芸芸眾生、能救則救,救不了……我又沒有成佛,救不了也很正常!

“金輪已死,今後大師就是吐蕃唯一的法王,不知大師可有想過,吐蕃將何去何從?”楚鹿人轉而問道。

“吐蕃的讚普,如今能夠掌控的部族,不過邏些一帶,又早已經失了西海,今後或是臣服於蒙古,或是依舊散亂一團,都是可能的。”鳩摩智變得十分理智。

沒有像之前一樣,寄希望於協助“讚普”、也就是吐蕃的皇帝,去重拾山河,重現前唐時吐蕃的強盛,甚至更進一步,也沒有像金輪一樣,全心全意於“宗教勝利”。

如此一來,鳩摩智的認識還比較準確。

畢竟真正的吐蕃,比唐亡的更早——現在不過是一盤散沙的部族而已,在大江湖中,也隻有邏些、也就是後世拉薩一帶,還在讚普的影響範圍內。

吐蕃當年的都城雖在邏些,不過往日吐蕃那令唐王朝,偶爾也有芒刺在背之感的基礎,卻是吐穀渾滅亡後所得的西海、也就是後世青海一帶,臨近中土,已經挨著唐王朝心腹的隴右之地。

至於邏些,雖是名義上的都城,但畢竟地處高原,物資匱乏。

吐蕃迅速沒落,也正是受此影響——吐蕃王國內部族本身權力本就極大,這也是隨了唐朝的節度使製度,加之地理條件上又中央虛弱,而周邊強盛,四分五裂便可想而知。

可如今西海早就沒吐蕃什麼事情,大半在西夏的控製之中……

鳩摩智之前腦子不清醒的時候,還傳信鼓動吐蕃王,叫小王子準備準備、明年參加西夏女皇的招婿。

不過現在諸般心思,都已經淡了下去。

楚鹿人看到鳩摩智如此佛係,也隻是提醒了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如今金輪法王已經亡故,蒙元怕也不會再認這國師,一旦蒙軍有先掃平吐蕃,再由吐蕃入大理、由大理入川的心思,大師又如何忍見?”

鳩摩智隻是心魔已去、得見如來,智商沒有受到影響,自然聽得出楚鹿人話裡有話。

“若是有聖主出世,或是臣服於其他……也未可得見。”鳩摩智如此說了一句,便不再言語俗事。

最後鳩摩智費力的背著金輪的屍身離去,楚鹿人則是多調養了一陣兒,令自己的肋骨淺淺的重新接上。

雖是沒有徹底恢複,但也總不至於一碰就斷。

這才返回襄陽!

而在襄陽城外的山莊中,此時因為天色已晚,而四下舉著火把、懸著燈籠,五局三勝的最後一戰,乃是桑結對上不久前趕來、被王重陽催促上台的周伯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