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的案子餘波還未過去, 官家便因為病危而引得朝中人心惶惶,太子也連日在宮中侍疾,希望官家能挺過去。
然而五月初, 端午剛過沒多久,官家便崩了,太子在皇後與榮相等重臣的扶持下於靈柩前繼位, 爾後大赦天下。
官家剛駕崩,朝中還有些混亂, 好在太子監國有一段時日了,剛剛接手政務也不至於手足無措。
而等朝局穩定後, 新帝便循例封賜近臣與重臣。
五月是新麥收割的時節, 去年趙長夏進京時已經過了小麥的栽種時節,所以沒來得及用係統流動農貿市場買的種子。去年的九月,她便趁著各種活動打折, 囤積了不少常規品種小麥,整整種了五百多畝。
而在五月收割之前,負責打理農田的農人便已經相信了趙長夏曾經說出的“增產數倍”的豪言壯語,因為小麥的生長情況, 他們再清楚不過了。
步入五月後, 小麥陸陸續續成熟, 農人按批次將這五百多畝麥田收割了, 等最後一番清點, 他們頓時呆了, 九個甲頭,——鄭陽十分信任趙長夏,並不懷疑這個產出,——反複確認了七八遍, 最終才確定這個數值是真的!
以往隻有一石多一點的小麥,竟然產出了七石!比趙長夏說的三四石足足多了一倍,也是以往的產量的七倍!
七倍是什麼概念?
三倍就已經足夠一家五口過上溫飽的日子了,四倍能讓一家五口稍稍盈餘,七倍,足以讓一個窮苦之家奔小康!
這個數據層層上報,驚動了太常寺、司農寺,然後是宰相們,最後是新帝,幾乎所有人都親自到籍田司來清點和確認這些數據的真實性。
禁軍侍衛將每一袋穀子都打開了檢查,發現裡麵確實是新麥,也不存在趙長夏去買外頭的小麥來充數的情況,由此可以確定,趙長夏是真的將高產的小麥種出來了!
一時之間,“新帝剛登基就五穀豐登、百姓富足,必定是天降祥瑞,新帝乃天命之子”等恭賀之言紛至遝來,把新帝樂得找不著北。
然而新帝也清楚這是趙長夏的功勞,所以趁著恩封近臣的機會,他也給趙長夏升了官。
因趙長夏沒有出身,對仕途有些影響,所以新帝乾脆賜她進士出身,又擢升她為從六品的寄祿官,再判戶部左曹員外郎,負責戶部左曹事務。
從趙長夏被封官至今也不過兩年,她就從一個九品的芝麻官躋身中層官階,比大多數正兒八經的進士及第出身的官員晉升得都快,著實招人嫉妒。
奈何這些人嫉妒歸嫉妒,卻也十分清楚趙長夏的功勞之大,彆說升兩級,連升四級,宰相們也不會有異議了。
趙長夏在戶部左曹任職,又可近一步推廣這些高產的作物。
首先要先讓京畿一帶種上這些,同時她又買了不少合適山東那邊種植的小麥品種,令人在那邊推廣開來。
隻有這些地方先富庶起來,動蕩才會少一點。
南方有水稻,在筠州知州等人的努力下,如今筠州已經遍植高產品種的水稻,而且種植麵積還往四周擴大。
受益於此,趙長夏的任務獎勵一直在增加,哪怕她什麼都不乾,一天也有數十萬的成就點進賬。她再用這些成就點買穀種,繼續推廣。
趙長夏的成就點太多,有些花不完,所以她買了許多超級農具給鄭陽,道:“這一批農具由你統一管理,每次用完需要清點和回收。”
眾人心裡納罕,不過是一些農具,用得著嗎?
等他們用過了這些農具,才發現這還真是寶貝,使用起來輕便,但不會影響耕地的效率,也不知道是如何打造的……
他們也不敢偷換這些農具,因為這些農具上都有一個一模一樣的羊圖騰,——趙長夏說這是防偽標誌,他們也確實模仿不出來。
除了這些基本的農具,還有很多糧食加工類的工具,比如石磨、石碾等,籍田司有專門的磨麵、加工糧食的地方,不過趙長夏置換了這些新工具後,那些舊的就被淘汰了。
農人對此也沒有異議,反正新工具操作起來更有效率。
等到了年底,鄭陽看著恩恩愛愛的趙長夏與曲清江,越發想念家中的妻女,他想了很久,便跟趙長夏坦白:“郎君,我想離開籍田司。”
趙長夏問他有什麼打算,他便厚著臉皮道:“我想找郎君買些石磨,專門替人磨麵,收取一些傭金。”
趙長夏明白了,鄭陽這是學習她在老家的操作。
她也沒拒絕,畢竟鄭陽這些年來幫了她不少忙,由於他很配合她的工作,使得她當初在籍田司的工作能開展起來。
她送了五台超級石磨給鄭陽,鄭陽又另外買了幾台,然後在南郊租了個場地,掛上專門替人磨麵的招牌。由於他收費不算高,但磨出來的麵又細膩又乾淨,份量還很足,所以汴京許多大戶人家都找他磨麵,他光是磨麵,一日的收益便有上千錢。
加上大家都知道鄭陽的靠山是趙長夏,而暫時沒人敢得罪新帝跟前的紅人,所以即便有人眼紅鄭陽的進賬,卻也無人敢上去鬨事。
等鄭陽的加工生意徹底穩定了,他便給家裡寄信,將妻女接到了汴京來。
鄭父鄭母雖然不高興鄭陽不把他們接到汴京去,讓他們也見識一下汴京的風情,但鄭陽的兄弟對此卻十分高興。他們知道鄭嫂名下的田其實是鄭陽的,若是鄭陽跟鄭嫂都不在家了,那他們那些田地不就是鄭家的了?
他們懷著這點小心思,歡歡喜喜地將鄭嫂母女送走,等她們走了好些天了,鄭家人去鄭嫂的田裡,才從那些佃戶的口中得知,鄭嫂早就將田賣給胡惟務,然後帶著所有的家產進京去了。
鄭家人氣得跳腳,奈何他們不敢招惹胡惟務,便隻能在家咒罵鄭陽不孝。
——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
高產的小麥品種已經在京畿、山東一帶廣為種植,國庫逐漸充盈,新帝親政後,又給趙長夏升了官。
不過這一次,趙長夏沒有接受,反而向新帝提出了致仕的請求。
新帝:“……”
朝臣:“……”
你丫的才三十歲,你這就致仕了?你讓那些六七十還在崗位上辛勤勞作的官員們如何定義致仕的概念?
新帝不允許,回絕了她的致仕請求,還給她弄了戶部郎中來當。
趙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