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告(1 / 2)

一月六日,華夏人口過十三億。

人口的煩惱似乎在困擾著政府,獨生子女政策一直被嚴厲執行,高密度人口帶來的壓力一直煎熬著政府的神經。

誰也沒想到,十年後隔壁的鄰居,會在人口上超過我們這個人口大國,而我們的國家人口也開始了增長乏力。

“明天就離開了嗎?”

吃完了消食溜圈的三人,在小區內的花圈遛彎,吳山問著自己的大哥。

“嗯,出來很久了,到時間回去了!”

大伯吳忠點頭應答,已經在玄武市一周了,該逛的地方都去過了,也沒什麼可以留念的地方了。

“大伯,今年咱們去海南過年,你們一家要不一起吧?”吳奇問道。

大伯退休,而大伯母半退休,隻有吳韻一人需要按時上班,隻不過過年時間也會有假期的,隻要大伯答應後,他們一大家子就可以一起去熱帶過冬。

“嗯,也好,免得過年來客太多。”

大伯也不矯情,他知道過年時間,估計會有很多上門的說客,這個時候答應下來去旅遊,反倒是給侄子少添了一些麻煩。

自從知道了吳奇見了省內四號後,大伯對於自己的侄子走到了哪一步,已經沒有了一個明確的印象了,也不知道吳奇的未來極限在哪兒?

他們家最多是一個中產人家,是標準的革命乾部家庭出身,但是如果沒有吳奇異軍突起,三代之後也隻能算是平平之家罷了

而今吳忠也不知道,自己的這個侄子會把整個家族,帶往哪個方向?

而同樣的人,四號完全不知道,這個“幸運兒”會把鬆江,會把華夏帶往哪個方向?

震撼!

是四號的感受,走出會議室時,他的腦袋還有些暈乎乎的,就像是他在多年前從廣播中,聽到華夏改開消息後的震動。

真的可以辦到嗎?

看著下屬的閃躲眼神,他也是沉默了許久。

華夏的裸官不少,但是絕對沒那麼多,能夠忠於革命事業的人,在此時絕對不是個少數。

崇外、唯外的思想,在整個官場絕對不少,說實話,上一輩人中,不少人的心氣絕對被打散了!

他們出生在六零七零年代,生長於七零八零年代,整個華夏的環境與國外相比,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所以六零七零的心氣被國外壓製了,從現實上看還是可以理解的。

而八零九零,則成長於九十年代和新世紀,要說華夏很差也不比國外差多少,所以八零九零的心氣反倒高的很,開始不理解六零七零製定的崇外政策,同樣不理解他們的膽怯和懦弱。

四號是個四零年的老人,成長於華夏最艱苦的年代,骨子裡接受的教育讓他能為這個國家無私奉獻。

而自己的手下這些人,真的能接受那個“小家夥”的理念嗎?

在他看來,這是一場“新思維”與“舊理念”的碰撞,一場“華夏能行”和“華夏做不到”的呼聲的摩擦!

不說這些恐洋、媚洋的下屬,就連他對於吳奇所勾勒的世界,都感到了莫名的震撼……

一款便攜的智能終端,長時間的待機,快捷的運行速度,多樣化的功能作用。

這……簡直是科幻片!

聽音樂看新聞還可以理解,畢竟現如今的手機也可以做到,而軟件訂餐、軟件打車、軟件通訊、軟件購物……

這些真的可行嗎?

忽的,老人想起了看的那些科幻片,覺得難道在自己死亡之前,真的能看到這科幻的一幕?

他想要問詢下屬的意見,但看著下屬閃躲的目光,卻又無奈的哀歎了一聲。

這些恐洋的下屬,真的能接手華夏的事業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