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截胡(2 / 2)

中一連串的商業計劃,讓吳奇也開始就此研究,從三年前的那個夏日夜晚,在紙麵上寫出第一個字後,他就堅持不斷地“本土化”這些情節和想法。

臉譜網是“本土化”的產物,快達物流和蘋蘋便利構成的快遞驛站計劃,同樣是情節“本土化”的結果。

而情節中的另一條線,同樣是吳奇的研究重點。

如何擴張零售業?

在許久前,他就研究出了,情節中的零售業擴張計劃,是那個作者根據“華潤集團”的成果魔改出來的,也就是說對方在某一個時空是成功了的。

在那時,吳奇想著“竊取”對方的計劃,是否能夠提前收購“蘇果”零售?

可是現實卻存在偏差,在情節之記中,作者給主角開了金手指,讓早在2001年就被華潤盯上,並且注資幾乎控股的蘇果,被主角的一些操作後兼並了。

可是經過吳奇的試探後發現,蘇果幾乎即使放在華潤嘴邊的肉,根本沒有蘋蘋便利運作的空間,如果不是華潤因為收購萬家零售後,因為沒有整頓好對方的零售業務,產生了極大的反噬後果,對方早就開啟了“收購模式”了。

一度灰心的吳奇,也曾想放下“截胡”的心思。

可是蘇果在蘋蘋便利的阻擊下,不得不和母公司華潤求救,而這也為蘇果並入華潤創造了契機,雖然創始人馬家梁依舊不忿公司被並購,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蘇果已經落入華潤的囊中,可是正是迫於外敵蘋蘋便利的並購,讓蘇果和華潤之間又產生了矛盾,由於沒有完全理順和萬家的關係後,又不得不提前並購了蘇果後,對華潤的零售業造成了極大地衝擊,整個企業運轉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對方也開始反思,並購擴張路線是否可行?

萬家零售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蘇果的提前進入又造成了混亂,是不是要停下腳步先安定內部?

華潤集團的內部大戰略,也不是什麼秘密了,一般公司都有類似的計劃,隻是要看對方有沒有實行的決心了?

有了質疑的聲音後,早就把“情節”交給秘書處研究的吳奇,在接到了對方的一份報告後,立刻對這件事產生了極大地興趣……

“這是蝴蝶效應嗎?”他心中想到,沒曾想,蘋蘋便利的出現,擠壓了蘇果便利後,讓對方更早的並入華潤,反倒造成了對方的混亂。

一步遲,步步遲!

在另一個劇本中,吳奇估計對方早就考察家世界了,可是由於連續吞並兩家零售業後的混亂,讓他們開始變得縮手縮腳了,沒有立刻注意到家世界這家公司發生了變化。

機智如吳奇,卻早已知道了一切!

失去了先機的杜夏,神色有些不自然的問道:“學弟,我想問一問,你是從哪兒知道我有心出售這間公司的?”

吳奇露出了神秘的笑容,禮貌的說:“猜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