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赴港前奏(1 / 2)

十月六日。

回歸玄武市的吳奇,沒有能短暫停歇,直接就奔香江而去,三人行廣告,哦,不對,改叫文化中國傳媒公司了,借殼上市的關鍵時刻在即,他需要去香江股市坐鎮。

當然,僅僅是坐鎮而已。

借殼計劃是他提出,可是早已有了安排,這些安排是手下擬定的,吳奇能做的僅僅是安定人心而已。

三人行廣告的員工,近些日除了與分眾合並之外,就是參加一些金融常識課,現在已經進展到了心理輔導課程了,想來不少人因為上市之後那不斷攀升的股價新潮波動,所以吳奇不得不提前給公司的中層做好心理輔導。

股價上漲,心情興奮,可以

但是,絕不可以乾擾工作,也不需要太過在意股價波動。

除了玄武市這邊的安排,魔都市的江南春在簽訂協議後,不僅沒有留在魔都也沒有來玄武市,而是在吳奇的指示下直接奔向了上市地點香江。

原來的分眾赴美上市,獲得了不俗的前期成績,而江南春也一舉成了新銳勢力。

分眾在未來成了華夏第一家市值破千億的傳媒集團,最高的時候總市值甚至達到兩千八百多億的高度。

而就這麼一家這個時空默默無聞,而且已經和三人行合並的公司,吳奇總共持有了63的傳媒公司股權,原本以為他能掌握的股權會在67左右,可是分眾的股東更加願意置換股權,即使他們在股價上吃虧也在所不惜。

因為他們實在是很看好這家公司的上市行情,短期裡股價上漲一番都是有可能做到的事,遠期也是有價值持有的可保值股票

原時空中,分眾傳媒於2005年7月13日,在美利堅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作為華夏海外上市的純廣告傳媒第一股。

首先要說明的,在月之前,廣告服務行業中外商投資比例最高不得超過70,且該外資企業須具有至少兩年境外廣告服務行業直接運作經驗。

這一規定,在月10日被廢止。

可是等著外資廣告大鱷進場後發現,國內的市場已經被搶占一空了,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三人行廣告和分眾傳媒,時至分眾和三人行競價最激烈的時刻,法國廣告業巨頭在分析之後,覺得華夏市場的廣告價值在短時間內不大

正是這一份帶著輕蔑和歧視的調查,讓法蘭西的廣告業巨頭錯失了入場機會。

也正是對方沒有乘機進場攪局,才有了分眾和三人行的順利合並

分眾傳媒的前生叫永怡傳播,後來改組成了分眾傳媒廣告,初期的時候創始人江南春,占了分眾廣告的85的股份。2003年的時候,江南春改變了經營策略,引入了第一個戰略投資人軟銀投資。

沒錯,就是孫正義

在這次清退老馬的過程中,孫正義雖然在阿裡有利益,可是還是對這件事保持了沉默,而最後得到的回報,是軟銀把手中的分眾傳媒股份置換成了文化中國的新股。

原時空中,分眾傳媒在美募資三億多,總市值在不到半年時間裡,飆升到了七十多億美元的市值。

當然,這是分眾並購了框架廣告和聚眾廣告後,最終催生出來的端起內最高股價。

可是三人行廣告的價值遠超分眾傳媒,現在的分眾傳媒也不是那個七十億的公司,由於三人行廣告的橫空出世,這輩子分眾傳媒也就是聚眾的層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