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台球落袋,輕鬆清台。
做ktv這種生意的,看起來似乎都有後台,可是大名鼎鼎的錢櫃ktv,他的老板周英長得很普通,而且還是從買光盤的開始起家的。
咳咳,彆說東哥是買光盤的了,人家是光碟賣刻錄機的,並不是中關村買盤的。
但是這位周老板,卻真是賣盤起家。
他原本就是路邊擺攤賣光盤的小販,後來賺了些錢後開了一家光盤租售店鋪。
這種店鋪在兩千年前後很常見,幾乎每個小鎮都能看見這種店麵,你瞧瞧上前找老板談一會兒,老板就會一臉神秘的說:“後台有好貨,兄弟要不要?”
咳咳,當然他是個灣灣人,早在上個世紀就進入國內了!
今天,他收到了傳單。
一份來自玄武市的法院傳單,一家叫做海星唱片的公司,控告了他名下的ktv連鎖,違反了相關的文藝作品著作權法。
他的手下不以為意,不覺得是多大的事。
每個月,都有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唱片公司,想要給從他們這個龐大公司分一塊肉。
打官司就陪著他們打,反正自己也不怎麼差錢!
那些窮兮兮的唱片公司,現在唱片業正是難過的日子,想來他們也沒有多少精力打官司,最後不過給個三瓜兩棗的就能打發走了……
他有經驗!
如果真的遇見頭鐵的,最多是下架他的唱片,最後配上幾萬塊錢。
連律師費都不止這麼多錢。
這麼多年過來了,他們早就有了經驗。
國內寬鬆的盜版市場,讓他們活得相當滋潤,可以從中大肆撈錢。
可是等著他看著另一張紙……
不對,已經不能用紙來形容,而是一張超長的長卷!
上麵寫滿了曲目,有些耳熟能詳的很,有些卻很冷僻陌生,這張長長的傳真,一直讓他的墨盒沒了油墨,才停止了繼續打印出來。
細細數了數,打印出來的曲目,已經有了三千多首!
看遍了國內所有的唱片公司,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又這麼多版權的……
這已經是金寶麗的曲庫級彆了!
也許隻差三大唱片公司的曲庫一籌了……
雖然其中有不少老歌,有不少的生僻歌曲,可是也難免讓他感到震動。
這家海星唱片到底什麼來頭?
一番詢問之後,方才知道對方來曆,正是業內大名鼎鼎的天機娛樂的下屬分公司。
一家隸屬於天機集團的三級子公司!
咕嚕!
他忍不住咽了口水,慌忙通知了自己老板。
這家公司他也有所耳聞,聽說前後散出了十億資金,拿下相當多的影視歌版權,即使沒有拿下這些版權,也拿下了視頻和網絡播放權。
要知道,這年頭版權不值錢,可是卻又不是大白菜。
要是版權真的很便宜,他們錢櫃早就下手了。
業內傳聞,連續兩年時間,這位韓總花出十多億,卻出了彩鈴的杯水車薪之外,沒有從其他渠道得到一毛錢,更何論是盜版滿天飛的網絡播放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