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音樂節前奏(1 / 2)

() 快步入五月的玄武市,晨鐘暮鼓中桃花綻放。

離快要完工的天機科技園一期不遠的沿江公園,隔壁便是一處七十年代紅磚蒸氣朋克風格的廠房,是一家已經欠債倒閉了的大型鋼鐵加工廠。

如今這家廠房被天機集團收入囊中,也算圓了吳奇在東江買地皮的夢想。

原定這裡會被全部拆除,規劃成一片員工小區,在公司內部的音樂節項目上馬後,被矮大緊和韓曉一番考察之後,擬定成了“第一屆海星音樂節”的主辦地,與隔壁大片綠化的沿江公園連成一體,打造出玄武市的另一個文化商業中心。

“小心點,音響設備老貴了!”

海星唱片的員工,站在一旁監督道。

天機集團旗下員工數萬,早已不是以前空殼子了,從一變成一百也許很難,可是從一百變成一萬,難度不過和前者一樣,都是翻了上百倍罷了。

海星音樂。

在音樂行業的“地主家的傻兒子”,根本就是含著金鑰匙的二代。

在業內人士看來,海星根本不懂音樂,用不了多久肯定會像以前那些煤大款一樣灰溜溜走路。

可是一連串的音樂版權收購協議,又挖了麥田和海蝶不少的骨乾後,形成了現在海星有些詭異的局麵。

為什麼說詭異呢?

因為誰都知道,海星唱片實力吊打全行業,他們整個行業的正版唱片銷量,還沒有人家一年花出去的版權費多,可是這家海星唱片沒有發行一張唱片,也沒有推出一個明星。

說他實力很差,沒有業內地位吧,人家讓你認識了金錢的威力,簡直以一己之力讓唱片業小小溫暖了一下,至少有不少人看見了天機集團的動作之後,也小心翼翼的跟風進場抬高了唱片的版權價格,不過這樣的情況隻是少數,在版權局傳出短時間沒有整頓盜版的風聲後,這個剛剛上漲的價格立刻又雪崩了,業內除了不急不緩不受影響的海星唱片,所有人都咬著牙繼續囤積者版權,又或者揮淚低價脫手解套。

看個人緣法吧,也許十年後,版權意識上升,還可以“大賺一筆”呢?

海星唱片隸屬於天機娛樂公司旗下,按照天機集團的劃分是三級孫公司。

這家公司也分成三份。

其中一家叫做海星唱片製作公司,主營業務是唱片曲目製作,從國內收攏了不少人才,國內的音樂界正在寒冬,大批的上一代音樂人才失業,有關係的躲在學校裡教音樂,沒關係的隻能苦挨一陣後改行,所以沒費多大力氣收攏了一批人,搖滾、朋克、民謠的都有。

隻不過這家公司至今也沒有發專輯,反正公司一直拿錢養著這些製作人。

即使吳奇也沒有辦法改變國內的音樂界頹勢,盜版的土壤還在不斷的滋生勃發生長開來,即使是海星唱片出專輯也會大虧,也隻有一些當紅天王出專輯,才僅僅能做到不虧損而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