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臉譜網首頁。
熱度最高的一個話題#第一屆海星音樂節#,已經有數萬個與之相關的話題出現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仔細翻了一下國內的華語流行歌手,人們才知道原來已經凋零成了這樣?
老一代已經過去,新一代青黃不接,不少人已經開始感歎,華語音樂就要死亡了,粵語同樣是一代不如一代,隻有韓流正在國內肆虐。
每一天出現的新銳華語歌手,他們帶來的新歌都在被人傳唱,與文化中國傳媒剛剛達成戰略合作的旅遊衛視,率先與天機娛樂集團達成了電視轉播協議。
當然這個轉播價格,自然是半賣半送的。
旅遊衛視的節目太少,就連美妝節目都能登上黃金檔,就可以看出這個電視台的弱勢了。
不過也正是它此時的弱勢,才給了文化中國入股的機會。
而第一屆海星音樂節,也因為主辦方沒背景,自身也沒有什麼名氣,沒有進入音樂和電影頻道的法眼,倒是玄武市本地的都市台想要部分轉播。
當然,最後沒有爭得過旅遊衛視。
雖然旅遊衛視收視率和節目水平都很渣,可是怎麼也是上星的電視台覆蓋率有保證。
成名歌手的演唱時間不久,也就是穿插著唱這麼兩三首,台上大多數還是新興的歌手,被按照曲風分成了民謠、搖滾、流行分成了幾個舞台。
有一名不文的樂隊,也有孤獨的流浪歌手,更有小有名氣的歌者。
他們在舞台上,綻放了屬於光芒。
這批人大多是唱片公司的新人,又或者是毛遂自薦選拔出來的。與電視節目的選秀歌手不同,這群人有一個共同的特色,那是唱功和詞作才華甩出選秀的八條街。
當然,大家也注定長得不咋地……
經過了這次的音樂節之後,許嵩、宋冬葉、陳莉這些名字,也在音樂愛好者中小有聲名。
五月七日,夜。
現在還沒有進入娛樂快節奏的時代,不少歌手不走穴還真是無所事事。
有不少人提前到了,還有人演唱完之後,也在這裡棧戀不去……
不少成名歌手也喜歡上了這種感覺,簡簡單單的改造一處舊房子的天台,就可以變成高大上的演唱會,樓下的眾人隨著天台上音樂節奏歡呼著。
而這一次的海星音樂節播出後,也被網友們戲稱作“天台音樂節”。
而在未來這個舞台成名的歌手,未來也被貼上了“天台派”的標簽。
此時,誰也沒有想到,在未來的多年後,這座陽台會被封存保護,成為了與歐洲維也納金色大廳、美利堅紐約百老彙舞台並稱的音樂聖地。
……
八號,晴。
莊嚴肅穆的巨型建築前,周瑾從台階上緩緩下來,回頭看了一眼鮮紅的國徽後,他微微的吸上了一口氣,坐上了麵前的黑色奧迪車。
前排保護著他的,依舊是警衛員林健。
“喲,改成奧迪,這是降檔次了?”
“嗬嗬,周司長,你上任了!”
時間回轉一小時。
腳下是鮮紅色的地毯,頭頂是雪白色的牆麵。
頭發變得灰白,穿著黑色西服,麵前彆著胸章的老人,正一臉嚴肅的問:“我們已經知道了你反饋的問題,現在麵臨的問題實在是很嚴重啊!”
能不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