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種在流通領域內的集中和壟斷,辛迪加可以按照抬高的價格銷售商品,並按照壓低的價格收購原料。
由於辛迪加促進統一經營,辛迪加的成員事實上就不再與市場發生直接的聯係,一般情況下,它們很難退出辛迪加組織,因為一旦退出,就脫離了現有的商品和原料市場體係,不得不重新組織自己的銷售網絡和采購渠道,而這都是非常不易的。
因此,辛迪加的組織形式一般比較穩固。
而對於吳奇而言,他手中的廣告聯盟,以及互聯網廣告投放平台,就正是一個辛迪加的雛形。
而近現代,辛迪加大約出現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德國和俄國最為流行。俄國早在1886年就出現了辛迪加,那是一個由鐵釘和鐵絲工廠組成的辛迪加,在20世紀初的前10年,在俄國的鋼鐵、采煤、采礦和機械等部門,辛迪加壟斷了大部分生產。
吳奇聽聞國內的鋼鐵行業正在醞釀這樣一個行會,因為隨著國內的鋼鐵產量的不斷上漲,所需求的優質煤炭和鐵礦石上漲,而且國際鋼鐵價格隨著產量下降,所以國家有意組織這樣一個行會。
但是問題在於,華夏實在太大了,最北端的哈爾冰鋼鐵企業,與最南端的海南石碌鐵礦,相距數千公裡的距離,而且大型國企和中小企業並存的局麵,互相又有激烈的競爭壓力,所以這件事的推動速度很緩慢……
作為國內廣告行業的大佬,陳子昂和江南春兩人,通過了一係列的並購活動,以及臉譜網和滿意電商,分彆帶來的流量和廣告主優勢,隻要吳奇肯登高一呼,一個辛迪加就能出現。
而除此之外,卡特爾為法語cartel的音譯,原意為協定或同盟。
由一係列生產類似產品的獨立企業所構成的組織,目的是提高該類產品價格和控製其產量。
卡特爾是壟斷組織形式之一。生產或銷售某一同類商品的企業,為壟斷市場,獲取高額利潤,通過在商品價格、產量和銷售等方麵訂立協定而形成的同盟。
參加這同盟者在生產、商業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獨立性。
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為了壟斷市場,獲取高額利潤而達成有關劃分銷售市場、規定產品產量、確定商品價格等方麵的協議所形成的壟斷性企業聯合。
1865年最早產生於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各資本主義國家迅速發展,隨著壟斷資本的國際化產生了國際卡特爾。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作為卡特爾成員,各自在法律上保持其法人資格,獨立進行生產經營,但必須遵守協議所規定的內容。
卡特爾成立時,一般簽訂書麵協議,有的采取口頭協議形式。成員企業共同選出卡特爾委員會,其職責是監督協議的執行,保管和使用卡特爾基金等。
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爾當屬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卡特爾。
以安卓手機為紐帶,吳奇有打造卡特爾的機會。
一個遍及全球的智能手機卡特爾聯盟!
不過吳奇並沒有這麼做,主要是他想要放更多人入局,不論是你是做日式的奇葩手機,還是三星那種全產業鏈自產的手機,又或者如同小米那種的“性價比手機”。
他在意的是安卓的推廣,以及安卓軟件商店的布局,所以才放開了智能手機硬件這塊大肥肉。
陪著寧音的這些天,他也在思考未來的前路。
而在二月中旬,天氣回暖之時。
他也做出了決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