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什麼?”
寧音靠著他的身側,偎依在吳奇的懷裡。
就這樣,她抱著孩子,吳奇抱著她,烏黑秀發披肩,散發淡淡清香,小家夥肉肉的小手,在他的臉上摸索著。
“總統大選。”
“哦?”
寧音有些訝異。
不過也不是那麼奇怪,政治新聞她不太懂,即使在美利堅這麼久了,可是也不太習慣這裡的民選政治,就連國籍還顯示著華夏國籍。
倒是社區裡的“誌願者”,勸過她宣誓入籍美利堅。
可是一想到要在星條旗下宣誓,自己以後要保護這麵旗幟之後,她就覺得非常不舒服,所以至今拿的是工作綠卡,早前的留學綠卡已經失效了,所以她在集團實驗室裡還掛職,後來吳奇以她的名義,購置了不少的產業,已經達到了投資移民條件,而在美利堅的一些收購和交易,都需要一個美利堅綠卡持有者,所以她才辦了一個綠卡但也沒有入籍。
“今年是大選年。”吳奇解釋了說道:“今天是開票日。”
美利堅的選舉模式源遠流長,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的時間了,其中的變動也不再多說了,如今的總統選舉大概成了定例,分為預選、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會、競選運動、全國選舉、選舉團體投票表決……
大選年的二月到六月,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選出本當總統候選人提名。
這段時間比較漫長,基本上從春天到夏天,也是選舉人宣傳的重要時期,包括在全美各地宣傳演講,並且花費大力氣宣傳自身形象。
而未來的選舉基礎,大多是此時奠定。
當然,已經誕生了兩百年的製度,肯定已經被後來人們玩出來花來了。
什麼絕地翻盤,什麼攻守同盟,早已不稀罕了,反正美利堅大選說出來,就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其中到底有多少陰謀,又有多少政治利益交換,早已在時間的長河中消失。
預選有兩種形式,分彆是政黨基層選舉和直接預選。前者是指兩黨在各州自下而上,從選舉點、縣、選取到州逐級召開代表會議,最終選出本黨參加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後者在形式上如同普選,一個周的兩黨玄冥有一天道投票站投票,選出本黨參加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這是大多數州目前采用的預選方案。
而到了大選年的七月八月,兩黨分彆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選出本當的總統候選人,然後由總統候選人提名副總統候選人,並製定正式的競選綱領。
接下來就是宣傳時間了。
相對於二月至六月的露麵,這時候的宣傳強度極高,競選團隊大概要跑遍全美所有州拉票,當然拉票的形勢也表現的更加多種多樣了。
在此期間,兩黨總統候選人,將耗費巨資,穿梭於全國各地,進行廣告大戰、發表競選演說、會見選民、召開記者招待會以及進行公開邊路。
此外,候選人還將通過多種形式闡述對國內外事務的政策主張,以贏得選民信任,爭取選票。
競選活動是不超過兩個月,大概在八九周的時間裡,從全美代表大會結束後,至全美投票日開始截止。
而全國選舉是大選年的十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二。
有選舉權的選民們,到指定地點進行投票,在總統候選人之間做出選擇,並且選出各州的總統候選人。
“開始了。”
吳奇盯著電視節目的直播。
投票活動早就開始了,但是計票結果未公布,但是結果已經很明顯了,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不堪一擊,民主黨的奧觀海遙遙領先。
電視台裡正在直播的計票結果裡,直接說出了“***”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