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繼承權爭奪的壓力乾擾後,這些繼承者們的眼光、手腕、能力都不差。
又或者說,他們本來就是精英,隻不過因為繼承壓力下,對於一些問題做出了選擇性忽視。
詹姆斯·默多克從小接受的也是老默多克安排的最正統的西方精英式教育模式。
早年的時候,老默多克就是澳洲新聞大亨,給後代安排的也是最嚴苛的一條路,小默多克也是哈弗大學的校友,隻不過沒畢業就輟學創業了,九十年代創辦了一家嘻哈唱片公司,一年時間就盈利了兩百五十萬美元。
然後唱片公司被老爹給收購了,他也不得不收拾起自己的叛逆,進入了新聞集團中從底層做起……
矽穀那個大亨收購自家兒子動畫公司,再讓兒子回去繼承財產的不是先例,美利堅人父子間似乎都有這個傳統。
洽談方是文化中國和燦星文化。
燦星不多說,此時默默無聞,可是業內能量不小,未來是國內娛樂一個山頭,《好聲音》節目就是它們從荷蘭引進國內的,率先推動了國內電視台完成了製播分離政策,背後也是有資本財團撐腰的……
不過與文化中國相比,用範小胖的名言來說:文化中國本來就是資本。
成功上市已經很久了,市值也一度突破千億,後來因為國內戶外廣告政策收緊,以及臉譜網收緊了互聯網廣告投放平台不再往文化中國輸送利益後,隨著禁售結束後投資方和管理層部分套現,整個集團的市值一路滑落了千億大關之下。
而後收購了旅遊衛視部分股份,拿到了一個電視台運營權限,並且製作了一個國民度極高的《非誠勿擾》,一下就把整個市值拉升了近三成,給了香江市場近乎無限的遐想,相對於新聞集團的慘敗,國外的投資人們認為文化中國的模式,更加適合民營企業在華夏傳媒業紮根,而原本對於華夏傳媒市場的期盼,從原先的新聞集團轉移到了文化中國上。
某種意義上,文化中國打敗了星空衛視,雖然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競爭關係。
但是表現不佳的星空衛視被拋棄,主因不僅是因為新聞集團運營不當,還因為一切對華夏國內傳媒市場抱有幻想的投資人,把這份念想轉移到了表現更加出色的文化中國上。
與這樣一家公司見麵,小默多克心情很複雜。
陳子昂,一個幸運的年輕人。
華夏的企業管理者總是給人一種年輕的感覺。
這是小默多克心裡的感受,大概是因為華夏經濟活躍?
自己都快四十歲了,還在等著接老子班,而對方在一家創業型公司,完成了三年千億的奇跡!
嘖嘖!
嘴裡的咖啡不香了。
“關於你們的報價,我覺得太多了。”陳子昂用英語據理力爭道:“星空衛視的資產根本就不值五億,你們製作團隊和運營團隊毫無價值,我們公司手下也運營一家電視台,對於相關價值也有所了解。
星空衛視沒有自己的影視版權庫,甚至沒有一個優秀穩定的節目,收視率全都考新聞集團的節目撐著,等你們把電視台交付給我們之後,留下的隻是一個電視台的空殼子,最多一億不能再多了……”
和人砍價真是不爽,詹姆斯放下咖啡杯,勸說道:“如果能拿下星空衛視,文化中國的獲益更高,我記得你們手中旅遊衛視,可不是全部控股的吧,而且在節目播放上有限製,貴公司獲得一個優秀平台,這可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好事,對於貴公司的股價肯定是一個提升!”
最近股價又在千億港幣打轉了,主要是有一部分高管行權了,有的用於改善生活,有的想要自立創業,再加上一些公交廣告到期,續約需要一筆更高的費用,所以公司確實需要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