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選擇麵對危機、迎接挑戰、擁抱未來的公司實在不少,華潤集團就是其中最具威脅性的一家了。
華潤進入內地的時候是在1984年,於鵬城開出了一家零售分店——愛華店。
嗯,示範和廣告效應多過於經濟利益,畢竟當時正在招商引資的最初階段,需要這家紮根於香江的央企集團多做表率!
而後的漫長時間裡,華潤對零售也不熱衷,直到1998年前後,才與當時鵬城比較有規模的連鎖超市萬方超級市場合並,成立了鵬城華潤萬方集團有限公司。
但此時,華潤並不具備控股權,華潤與鵬城農產品的下屬公司鵬城果蔬貿易公司各占比50%的股份,而這一格局知道2002年以華潤出資1.4億,全資控股可華潤萬方超級市場有限公司,至此完成了華潤的第一次並購計劃,並大大的推動了華潤的並購之路。
據當時不完全的數據統計,就那時華潤在鵬城的門店,已經超過了100家以上……
在手機中存儲的數量不少,能給吳奇帶來幫助的並不多!
除了喜馬拉雅聽書中詳細記載的幾次國際重大貿易商戰過程,就是.asxs.中文中那幾部關於重生文的記載了。
其中,詳細描述了華夏的社會變遷,以及出色的明星企業的名頭,而同時也以主人公的第一視角,開創出一番令人稱讚的偉業。這些點主人公,像是吳奇身邊的良友,陪伴著他和他的商業帝國成長,或是成功、或是失敗,都讓吳奇不斷進步,在學習中領悟了許多。
而同樣,其中也有許多寶貴財富。
最早期的足球和籃球之中,就有關於比賽勝負的詳細記載。當然現在的吳奇也不用靠著賭球賺錢了,而且他已經收購了一支英冠球隊,早已把球場上改的麵目全非了。
但是一些被星球礦產圈定下來的礦藏,卻又是實實在在捏在吳奇手中的財富。
不僅讓他的財富迅速增加,同時也豐富了財富結構,讓他謀劃的財富傳承更穩定!
除了這些可以直接轉化為財富的信息之外,還有不少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信息。
就比如主人公的一些商業發展途徑,讓早期的吳奇感覺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隨著他的閱曆增加,以及社會逐漸地發展,他立刻意識到這其中所蘊含的機遇。
在一番比對之後,中主人公的公司發展,就脫不開華潤集團的影子。
這些信息的價值極大!
看看大眾收購站之中,插手保時捷和大眾之爭後的孫狸,賺到了一家法蘭西酒莊,以及吳奇分到手的一個汽車品牌,就知道這種處處料敵先機的感覺,就像是賭桌上能看見對方底牌似的。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話落在商場上也是應驗的。
“在2001年,華潤以4.57億的價格收購了萬科持有的萬佳百貨72%的股份。”
吳奇的手指劃過一段文字。
這次並購被行業內稱作螞蟻吞象,當時的華潤超級市場無論是名氣還是營業額,顯然是無法跟萬家百貨比擬的,那時的萬佳百貨位居粵東省零售品牌銷售額的首位。
而粵東也是華夏經濟大省,華南也是最早開放的區域,在01年前後,這裡的經濟比江南還要強勁不少,所以這也讓華潤徹底一飛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