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汽車行業之變(1 / 2)

瑞典哥德堡,三月二十八。

吉利集團的李書福與福特公司達成了共識,以十八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旗下品牌沃爾沃轎車。

在天機斯柯達成立的前提下,這是國內汽車行業的第二次,收購了一家國外汽車品牌!

先是大眾,再是福特?

按照這兩家企業的這種氣勢如虹的勢頭,倒是給國人一種國外車企不過如此的感覺!

大眾和福特都賣旗下的品牌了,豁然有一種國車崛起的感覺……

其實,李書福很明白這是錯覺。

他不知道天機集團的吳奇怎麼布局?

但是斯柯達一切都是從頭才來,尤其是國內的斯柯達汽車建立,沒有三五年時間哪裡能理得順呢?

而吉利早已深耕國內汽車行業多年,已經觸摸到了行業內的天花板了。

接下來的技術底蘊,需要長時間去打磨,可偏偏吉利缺少時間……

因為按照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一波汽車銷售即將到來。而國產車將占據重要角色,可是按照吉利如今的技術水平,也隻能在低端車行業與國內同行廝殺,嚴重阻礙了李書福對於集團發展的設想。

不過技術沒辦法一蹴而就,隻能靠著慢慢積累去堆積。

但是收購讓他一條捷徑!

在吳奇收購大眾斯柯達之前,他就有了這樣的心思了,而吳奇收購成功,無疑助長了這一想法!

時值經濟危機,各家苦不堪言,所以……機會來了!

一邊在國外尋找適合的獵物,一邊思索著怎麼整合公司,一邊盯著國內的汽車行業,嗯,尤其是斯柯達的發展規劃,也許可以給他一些啟迪。

在一番接觸之後,他鎖定了幾個目標,最終選擇了最適合的“沃爾沃”。

受困於經濟危機,再加上美利堅國內高用工成本,美利堅本土汽車行業被本車衝擊,福特的財務狀況實在不好,所以表達了出售的意向。

福特在華夏國內市場也不算強勢,占據華夏的反倒是係和德係車,所以美利堅車企並沒有出售的顧慮,反正這個市場的好處他沒有吃到,即使又成長出一個車企又如何?

該頭疼的應該是德兩國!

抱著這樣的念頭,福特出售意向很強,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然後接下來就是幾輪磋商。

最後以十八億美元的價格拿下了沃爾沃!

而其中包括了一萬九百多項的專利,以及一個聲譽良好的中型汽車品牌。

這個價格不算低……

如果華夏是一個汽車工業強勢的國家,甚至十億左右就能拿下沃爾沃了。

關於吳奇收購斯柯達的代價,在國內一直也都是一個謎團。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又更多的信息傳來,李傳福才知道吳奇的布局有多深?

相對於他這樣的順勢而為,吳奇所做簡直是火中取栗!

保時捷家族入主大眾,背後就有吳奇的手筆,甚至是深度參與其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