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九月一號。
記者雲集天機科技園。
因為有了自己地盤的緣故,集團不用再租場地開會,市裡組織會議的公司,都少了大大的一筆財源……
“等明年二期工程完成,空間就寬裕多了啊!”
林湘竹作為集團裡大型會議和活動最用經驗的組織者,雖然掌管著公司的投資部門大權,但是手下也握著一組很有經驗的組織者了。
在集團組織大型活動的時候,也正是這些人活躍的時候。
“你去韓國怎麼樣?”
吳奇聽她所說,也看了一眼不遠,那幾棟高大的建築,已經拆掉了腳手架,開始內部裝修和粉刷了,再有兩三個時間的捯飭,初步的建設工程已經完成了,其他的零零碎碎的還有些綠化。
公司爆炸式發展的高峰已經過去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人數翻著上漲,可是因為數萬雇員的基數在,至少稍稍增加十分之一,就又幾千人的規模需要安排,不過集團的分部計劃已經施行,吳奇前段時間巡遊華夏各地,就是在督促和檢閱集團分部建設。
除了自身的發展之外,孵化園也膨脹起來,尤其是越來越的公司入駐,越來越多的公司飛速發展,現有的場地已經不能滿足這些公司的用工需求了,如果不早做打算的話,孵化園那邊的辦公環境會越變越差的,而二期工程眼看著就要完成了,可算是解決了這一燃眉之急了!
嗯,二期工程暫且不說,三期也要提上日程了。
因為可以預見了,這些公司的前景不錯,而且還遇上了一個風口,雖然不一定能出現BAT這種巨無霸,但是小一點的上市公司是沒有問題的……
聽到了吳奇的問話,林湘竹把發絲順到耳後,歎了一口氣有些不悅道:“韓國投資界比較排外,而且市場實在是不大,很多行業與那些財閥息息相關,即使我們能投資到好項目,最後權利和利益都會被對方攥取,因為那裡真的是披著財閥的國家啊!”
國內的投資事業不能停,國外投資事業也不放下,這正是吳奇給出的指示。
而集團在國內已經奠定了“教父”般的名聲,來“自投羅網”的投資者簡直如過江之鯽,而且每年一度的創業者投資大會聚攏起來的人脈,更是讓林湘竹在國內投資界簡直無往不利。
國內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國外的事業還方興未艾。
林湘竹自然需要開拓各種國外市場,不能等著外國創業者過來求幫助,而應該主動如同美利堅資本一樣挑選潛在的投資者。
未來的國際形勢變幻莫測,不過華美雙方關係的變動,肯定會影響各國關係發展,而華夏企業想要成為跨國企業尤為艱難,尤其是在國際關係紛繁複雜的時候尤容易成為靶子,所以吳奇必須要給公司安排一條穩定的退路……
以資本的模式入侵,比產品入侵更隱蔽。
挑選外國的本土創業者,以資本模式加入對方,再幫助對方成功創業,最後即使國家關係變動,隻要不到清算敵國財產的程度,你知道哪一股是國外的哪一股是本國的?
當然,吳奇的這種打算有點悲觀,不過通過解析手機暴露的信息,未來的國際形勢真的不太樂觀,所以底牌永遠都是不會嫌多的!
當然這在公司的下屬看來,董事長的目標是奮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