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躁動(2 / 2)

國內領導層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並且廣邀各界人士聽取意見在權衡利弊。

越南就是被挑中的候選之一。

當年,日本、韓國、中國台灣這三個地區,就是靠著承接美利堅產業轉移,經濟才一舉翻身。

華夏的崛起,也離不開全球產業的趨勢,集中向勞動力廉價地區轉移。

外國經濟學家早已開始注意這個問題。

並且給出了一個‘誘人’地回答——印度!

人口眾多,而且很窮,有英國留下的工業底蘊,有婆羅門階層的高端腦力勞動者,也有溫順且充足的下層體力勞動者,看起來又是一個七十年代的華夏模版——貌似恒河鯉!

可吳奇在了解了一圈後發現,印度的問題並不在於它的種姓,而在於地方勢力實在太過強勢。

地方不同意不配合,中央地都征收不到!

這還怎麼修路?這還怎麼建廠?

而路隻要修好了,工廠再把人聚集,工業自然促進中央權威增強,反過來就是在削弱地方勢力了……

地方上怎麼能答應呢?

反正修不修路蓋不蓋廠,他們都是騎在人脖子上,對他的好處實在是太少了!

而越南在06年之後,國會就隻有一個紅黨,國內政局也都穩住了,以紅黨那強勢的風格,掌控地方速度應該不慢,執政風格效率甩印度八條街。

產業轉移,技術升級,資本輸出……

腦海中想著一個又一個名詞,吳奇有些疲憊的閉上了眼睛,躺在飛機座位上慢慢睡著了。

……

國內。

“哈!”

剛打了一個哈欠的林湘竹,伸手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

窗外的天空已經一片漆黑,應為窗戶正對著江岸緣故,可以看見從江岸駛過的船上燈火,再遠就是煙波浩渺的長江對岸了,江北那邊的建築稍顯稀疏,並沒有江南岸邊的霓虹光暈。

再次注視在桌案上。

集團不斷地擴張,事物也越來越多。

‘應該讓人事部再給自己提一個副總了,助理的編製應該再加上一個剛好。’

像她副手這樣的位置,人事權控製在總公司,助理她倒是可以自己找,她也有資格自己去招聘,不過公司渠道比較廣,名聲也漸漸打出來了,吸引的人才質量比較高,她才不會去緣木求魚呢……

投資事業部從一個部門該組成子公司,與集團在香江的附庸定位有些重合。

甚至不止是香江的諾亞金融,與集團內部很多公司也重合了。

就比如快達物流下屬也有投資部門,文化中國的下轄也有一些類似的機構。

這其實就是在搶林湘竹的‘生意’啊!

但對方的理由很重逢,快達物流的投資目的,主要是為了更好搭配物流網絡,收購或者入股一家地方性物流公司,然後再在合適的時候直接兼並收購,公司就一下收獲了部分體係和人才,不用再慢慢吞吞的原始擴張……

這對於林湘竹的投資公司而言很不劃算,因為這些投資項目並不符合‘追逐利益’原則。

同樣的,文化中國在上市之後,雖然仍舊分屬集團之下,可那是因為仍需要公司體係配合,才能發揮出文化中國那張廣告網絡的效果。

可文化中國的利益和投資公司的利益,乃至和整個集團的利益其實並不一致!

也許,在董事長吳奇的撮合下,可以強行壓製住這些爭端。

可不論如何,問題始終存在,文化中國的投資機構,在林湘竹眼中就是明晃晃的實證!

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