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就像常說的互聯網基因一樣。
全球各大的零售品牌也有各自的特色基因,蘋蘋零售的基因特色就是物流和網絡。
物流自然不用說,連續七八年時間,上百億不間斷投入,國內民營物流第二名,根本望不見快達的車尾燈。
網絡,自然遺傳於集團。
各式的網絡工程師人才,海內外的技術大牛用命,本身還有全球數一數二的服務器容量,不多開發一點用途簡直是在浪費……
自此,在兩種基因的加持下,蘋蘋零售漸漸有了靈魂。
一家零售公司的壽命一般很長,沃爾瑪、711、家樂福等等,甚至於那些歐洲的零售企業,上百年的零售公司真的比比皆是……
零售企業隻要你不像杜廈一樣瞎擴張,把自己的資金鏈給拉垮了也很難虧錢。
所以吳奇都覺得,如果說集團內部,哪一家公司最長壽?
他覺得不是物流公司就是零售公司了!
互聯網企業的生命力還是挺短暫的,上個世紀呼風喚雨的微軟已經落幕,雅虎這些後繼甚至早成了塚中枯骨,互聯網企業像是莊稼一樣一茬一茬的生長,結出了甘甜的果實之後,最後也倒在一輪輪寒霜之中。
因此對於零售品牌,吳奇也非常重視。
招攬加盟店這項決定有它的局限性,可卻是品牌早期最好的擴張手段。
這項決定也是吳奇當年,對於現實境況一種妥協。
這種妥協在當年,給他帶來了回報,也留下了堆麻煩,越拖越是難以解決。
“由於現代技術突飛猛進,以當前公司的管理水平,已經可以做到總部-終端店……”蔣秘書讀著零售內部提交的材料:“乃至於無人自選購物的概念,也不再存在技術上的難點了,我們應該從現在精簡加盟店,把所有的終端控製在自己手中,儘量做到如臂指使的效果來……”
想法自然是好的!
可其中的困難也不少,比如怎麼填補空缺,怎麼安撫原先加盟商,怎麼麵對新競爭形勢?
……
蘋蘋零售。
第四帆船中心大樓。
這是員工們在私下裡對這兒的稱呼。
第一二層是開闊的大堂和一些沙發座椅,平時用來接待一些沒有邀請的普通來客們。
現在,樓下人頭攢動。
三樓。
已經是蘋蘋便利的辦公場所了。
走進來一個帶有特色的logo圖案就印刷在電梯開門的正麵牆壁上。
從電梯扭頭左轉,一扇自動感應門。
員工們打卡上班就從這兒開始。
打這兒一進感應門,不是鴿子籠似的辦公間,也不是詩情畫意的待客場所。
是一間裝修‘普通’的便利店。
與外麵常見的蘋蘋便利店彆無二致,同樣品質的地板,同樣品牌的電燈,同樣質量的貨架,冷櫃裡的飲料瓶上,凝結的霜珠還滾動。
來往的員工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接待場麵’。
甚至不少員工溜達著過來,從貨架上拿下來幾件商品,然後主動走到無人的結算台,一件件商品經過一道紅外線門,門口的顯示屏上就投射出了商品欄,並且標注了每一件商品的名稱和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