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博弈(1 / 2)

曾容清沒有察覺文件邊角的一抹不起眼的紅色。

看著吳奇在文件上的簽名,他興衝衝的又找了李子園。

“吳董同意了。”

在此之前,兩人交換了意見,並考慮了實行難度,最後把情況寫在文件上,遞交給吳奇審閱並且批複。

說實在的,吳奇並不看好計劃達成,綜合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比如低估了汽車集團的能量。

要知道,能排的上好的汽車廠商,輕輕鬆鬆就能進入世界五百強。

彆看汽車也許沒有互聯網公司賺錢……

可汽車所帶起的產業,卻是全方位大範圍的。

鋼鐵,塑料,輪胎,動力,鍛造,油漆,油料。

一個小小的零件,就能衍生一個產業,上百家的中型企業,並提供數十萬的工作崗位。

所以一家汽車集團也許業務報表一塌糊塗,但是在其他方麵的能量是其他行業望塵莫及的……

文件中提到,儘一切努力打壓“潛在競爭對手”,並在華夏汽車市場占據絕對優勢……

吳奇看了後漠然。

也不知自己的下屬是哪來的信心?

也許是安卓科技的智能手機讓他們衝昏了頭腦?

真要將日本品牌推出了華夏市場,估計中日這兩家就不僅政冷經熱了,而是要變成真正的政冷經冷了。

真正能堅持民族品牌,把外國品牌排斥出去,隻有彈丸之地的韓國了。

真要失去華夏市場?

豐田汽車也確實會失去未來,可對方到時候會怎麼發瘋?

吳奇對比一無所知。

關於未來,他能把握的越來越少,越來越多撲朔迷離的抉擇,擺在了吳奇麵前等待他的選擇……

即使不知道未來如何,可他還是選擇了答應。

除了,不挫傷下屬們的積極性之外,吳奇考慮的更多是文件中最後提到:即使事態有變,華夏市場對我如常,國外市場與我也無關……

也就直白的說:就算是斯科達搞事失敗了,它在華夏市場該怎麼樣,還是依舊會怎麼樣的……

既然產品定位重合了,那麼未來就一定會競爭。

彆看現在豐田汽車老實安分,那主要是因為召回事件牽扯了精力。

等到對方解決了國外的困境後,難道就因為自家沒趁虛而入,就能夠對自己退避三舍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早打,晚打,一樣是要打……”他有些得意的和李子園說道:“還不如現在這樣,節奏控製在我們手中,趁它們忙於國外召回……”

“嗯?”李子園摸著下巴點了點頭說:“看來老哥很有把握啊?”

“嘿!”他無奈一笑,搖了搖頭說:“哪有什麼把握……”

“不過是無奈之下罷了。”

“這是怎麼說?”李子園問道:“無奈之舉?”

“嗯!”曾容清解釋道:“斯科達和大眾的合作……”

自然不可能是掏心窩子的。

互相“掏”心還差不多!

雖然德國人還算爽快,並沒在這過程鬨幺蛾子。

可對方在“幫扶”的時候,也幫斯科達“預設”了路線。

除非,不用德國這套,再重新設計一套路線……

那麼也放棄的最大的優勢!

要知道,大眾指望斯科達給日本車搗蛋,可是真真切切的下了大本錢的……

“原來如此。”

李子園說道,但並未驚奇。

這樣的例子,李子園並沒少見,不過他對汽車不太關注,所以不知道這一內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