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預熱(1 / 2)

第四百零三章

又到一年雙十一。

連續數年的宣傳,購物節深入人心,這也不同於線下,線下即使有心對抗,可是距離和成本的因素,讓它們拿不出對抗手段來……

越發旺盛的電子商務市場,讓人不由看衰線下購物前景。

可吳奇知道,即使線上發展迅猛,一副氣吞萬裡如虎的模樣,可是線下還有一段黃金時間,大約要到17年以後房價再漲,相應的線下門店租金開始暴漲的時候,整個實體零售業才會受到高房價成本的拖累。

雙十一購物節前三十六個小時。

預熱了一個月的廣告開始在今天集中爆發,下班後的地鐵一號線繁忙的地鐵站樞紐中,大幅的宣傳海報鋪天蓋地的占據了人們視野。

大多數是滿意電商網的,也有幾幅淘寶和狗洞的,廣告的左下角一行小字寫著:華夏文化中國廣告傳媒公司宣。

文化中國這兩年發展放緩,甚至在某些行業有所退步,比如國內各城市都出台《戶外移動廣告管理條例》,更加嚴苛的地方條例是為了整頓城市麵貌,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了,當然這也與廣告投放對象有關。

在上市之後,追求利潤成了上市公司的行為準則,以前一些吳奇不許公司默默抬高的標準,也在上市之後一下子就垮下了不止兩點……

不孕不育的醫院廣告開始出現,整容美型也出現在車體側麵,某某藥酒的廣告業登上了廣告牌。

所以對於更嚴苛的《管理條例》吳奇並沒有什麼意見!

同樣的,一家公司上市之後,吳奇也不會用自己的威望,強行壓製公司的某些策略,即使這些策略有些短視了,但文化中國並不屬於吳奇的核心產業,也不屬於他留給後代們的家族產業……

從起源,它就更像是一家承前啟後的殼子,當時的收購為稚嫩的吳奇提供了一個平台,同時還為吳奇積攢下來了最早期的行政人才。

後期,集團的每次擴張中,無不是從文化中國抽血,財務、人事、後勤、客服、技術等等行業,乃至現在大半個集團都有文化中國的老員工。

而七八年時間沒辭職的,一個個就算是在熬資曆,當年僅僅是個前台的,現在都至少是月入過萬的中層,混得好的都香車寶馬顯赫人前。

轟隆隆~

地鐵到站之後。

沿著地鐵站昏暗隧道中,一流排掛著各式的海報,有一些是大牌服飾的折扣宣傳,也有一些是手機品牌的減價促銷,都在或大或小的位置標上了雙十一。

這種聯合宣傳的策略還是第一次開展。

主要是早期的時候,購物網站沒有議價權,國內一家一流服飾品牌,市值比所有公司加起來還高,哪有什麼與對方討價還價的餘地呢?

更何況,越是在線下名頭大的,越是和線下店鋪糾纏深,也不願和線上的網站合作……

剩下的一些二三線小品牌,購物網站反覺得合作不值當,可能會拖累整個促銷節名聲,而且對方也沒有財力做宣傳,雙方在很多意見上都談不攏,最後即使參加了購物節的合作項目,也僅僅在一些網站上投放些廣告。

但是到了今年,那些知名的品牌也明白了,華夏線上購物時代起潮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