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眼光放長遠(2 / 2)

“今日上午七點,……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來自蘇丹的……並對兩國長久以來的友誼表示認可,中蘇雙方在一係列經濟合作達成了共識,我方當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帶動蘇丹經濟發展實現合作共贏……在全球經濟大背景下,中蘇友好洽談有利於……”

這是一則一分多鐘的新聞。

也是國內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會關注的新聞,乃至國內除了外事口之外的公務人員也不太關注。

但對於另一些人,卻不亞耳提麵命。

果不其然,新聞結束了兩分鐘後,牛總的電話就打過來了,電話那頭聲音有些嘈雜,應該是在進行什麼聚會來著?

喜氣洋洋的牛總和吳奇報喜:“新聞你看見了吧?這下我們……”

巴拉巴拉的說了一通美好願景。

吳奇這邊有氣無力地嗯哼應答:“這不是都提前知道的事情了嗎?”

上了新聞之前,肯定有風聲出來,上麵來人調查谘詢,省內機構的關懷問切,不可能沒有一點消息出來,畢竟和外方的相關會談問題,肯定要考慮到中方企業的意見,隻不過因為保密原則沒有公布出來,不然早就有大膽的家夥敢說出,刺激一下自家企業的股價了……

“嘿,這不是高興嗎?”對麵的傳來的雜音有些清晰:“誰知道那些蘇丹人弄出什麼幺蛾子?”

老牛也是怨氣衝衝的。

早年,國內奶業被吳奇一棒子打的頭昏腦漲,生死存亡之際都在思考著自己的出路……

零八年前後,真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不少品牌也選擇了出海。

可如今,與當初的奶業協會相比,現在的奶業協會中品牌少了三分之二……

哪去了?

並購和收購!

尋找出解決辦法,不是在小打小鬨,體量越大風險越小,乃至於體量更大一點,失敗了還能有重來的機會……

於是,一場慘烈到血腥的並購戰役,在08到09年短短兩年開展了,國內數百家品牌的格局被終結了,最後決出了兩超十強三十區域的格局,猛牛伊利兩者自然是兩超了,其它的小品牌或者試錯失敗者,都默契地被國內品牌吞並了。

也不是沒有國外乳業品牌眼饞,但食品監督局和銀行頻頻出手,還是讓國內乳業保留了元氣,並為10年前後乳業出海打下了基礎。

從蘇丹、新西蘭、澳大利亞、坦桑尼亞、阿根廷再到北美,未曾想以華夏乳業為代表的農業集團成為了華夏資本出海的先鋒軍。

運輸、農業機械、化肥種子等等行業,也跟著這波東風在海外市場起飛了……

到了11年後,海外投資的牧場開始反饋,國內乳業也正式擺脫了缺奶的尷尬境地。

電視中又出現了一條新聞。

“近日,內蒙自治區提出的退牧還草計劃,進入了改革的高峰區和革新區……在黨和自治區政府的領導下,有近五萬戶牧民們轉業為農業工人,為草原綠化做出了不可比擬的貢獻……”

這個世界是聯動的。

吳奇推動了國內乳業集團的出海之路,同樣也讓他們放鬆了對國內優質牧場的索取,至少不會再出現窮竭地力飲鴆止渴之舉了,中央也能順勢推出阻力更小的環保計劃了。

電話那頭絮絮叨叨,似乎有些感慨地哭了。

大概電話對麵的牛總自己也沒有想到,這計劃居然在兩三年裡就能成功吧?

前段時間,南海危機的時候,他可是頭發掉大把。

他從馬六甲海峽通過的運草船,可也差點被那些南洋小國扣留……

還好渤海灣的巨艦下水試航之後,僅僅是開著在東海附近溜了一圈。

一切仿佛都平靜了!

吳奇沒興趣聽一個老男人哭哭啼啼的,無奈的捏了捏額角掛斷電話之前說:“easy,放寬心,視野放遠一點……”,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