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京城。
某某部門的會議室。
這座大院的停車場裡麵,正停著邁巴赫和賓利,最次的也是虎頭奔。
博納的總裁,華誼的老總,都一一到場,還有一些演藝界人士,都在位置上一一坐好,等待上級領導過來開會。
“王總,最近實在是好運道,《敢死隊》那種爆款都給你遇見了!”華誼的小王開口和王長田說道:“哦,對了,聽說你們公司春節檔是主打國漫動畫?”
“沒有,隻是小小的嘗試一下。”
王長田淡定地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比不上王總的華誼,今年國內的電影票房,好像隻有《畫皮2》一家能打的啦……”
華誼的小王說著謙虛的話,可是嘴角微翹眼神很傲然。
也快到年底了,國內廣電資金辦統計數據顯示,內地電影票房增長77億元,與去年同期票房57億相比,同比增長了35%。其中國內影片票房25億元,占比僅為32.5%,今年五月的檔期為全年最低……
也難怪南加大張珊會被同學們追問國內市場,主要是今年四月《坦坦尼克號3D》和《超級戰艦》、《黑衣人3》這些隻有情懷和技術的垃圾,也在華夏市場賣出了讓好萊塢都感到驚訝的票房成績來。
也隻有暑期檔的《畫皮2》上映後,一掃國產片的萎靡氣息,暫且不說藝術性和評價如何,其在逆境中刷新了國產片的多項票房紀錄,為如山呼海嘯般崩塌的國產電影,注入了一股信心和底氣來。
一些原打算撤檔和推遲的電影,也在其後上映,雖然票房不咋地,可總算是還有存在感。
要知道,上半年公映的電影約為140餘部,進口片數量僅為38部,其中十四部分賬大片僅有兩部票房未曾過億,《泰坦尼克號3D》《碟中諜4》《複仇者聯盟》全都破五億,而國產電影上半年出現破億的也就隻有六部……
在國內電影市場,有一個重要指標,觀眾人次過千萬!
在09年的時候,達標的隻有三部,到了2010年,有了《阿凡達》《唐山大地震》等五部作品,到了2011年的時候,有了《變形金剛3》等八部電影,其中國產影片能夠占據其中的四席。
而今年不算十一月之後,隻有五部電影觀影過千萬。
五部之中,唯有一部《畫皮2》是國產電影,足見國產電影在今年的傾頹之勢……
華誼的小王總這時能笑嗬嗬的,還不是因為畫皮是華誼的項目。
要是以前的王長田,嘴上不說,可心裡卻嫉妒,可此時卻淡定如老僧。
他後麵的大佬韓曉根本就沒有到場。
前些年,他還覺得公司不怎麼熱衷拍電影,實在不太像個正規的電影公司來著……
可後來,看著公司的布局,顯露出來的心態後,以及接連兩年的營收比,那可憐的票房盈利占比後,他現在就敢把桌子一排大聲說:“拍個吉爾的電影!”